痛风可以导致肾脏损害,高尿酸所引起的慢性痛风肾病恶化是肾衰竭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痛风反复发作十年以上,合并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肥胖及痛风石的病人,常见于中老年人,而且男性多于女性。

病理机制

肾损害导致肾衰的三个病变包括痛风性肾病、急性梗阻性肾病和尿路结石。典型的痛风肾病变在组织学上表现包括:肾丝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球动脉硬化及肾间质尿酸盐结晶沉积。

人体内代谢的嘌呤物质过多了,就会刺激肾小球造成肾小球的炎性改变,这就叫做痛风性肾炎。慢性痛风肾病便是造成肾衰竭重要原因。

另外,长期服用痛风药物对肝、肾造成的严重损害,更是引发尿毒症和肾衰竭的主要原因。痛风病患者因药物的毒副作用会引起多种并发症,最终导致提前死亡,寿命会因此平均缩短20年。

痛风性肾脏病如何保护肾功能

已有痛风性肾病患者,若不采取积极措施保护肾脏,通常在5年左右将发生肾功能减退,最终演变为氮质血症与尿毒症。采取下列措施可延缓肾脏病变的发展。

积极治疗痛风,使血尿酸保持正常,尽量减少或中止痛风急性发作。

防止并积极治疗泌尿道感染。有肾盂积水及泌尿系结石者,应尽早予以彻底治疗。

有高血压者应积极治疗高血压,使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

积极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与高热。

痛风性肾病如何护理

督促、检查、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完成痛风的自我检测,按要求完成尿尿酸,尿pH值、血尿酸及肾功能等的测定,以便为调整用药提供依据。

督促患者按医嘱服药,并注意观察治疗效果。要严格控制血尿酸,要严格控制高血压。显性痛风性肾病患者的血尿酸控制在μmol/L以下,尿pH值应为6~6.5,高血压者应把血压控制在16~17.5千帕/10.5~11.5千帕为宜。

低蛋白饮食可减慢肾小管的损伤,延缓肾小球率过滤的下降,还可使尿蛋白排泄量减少,故目前多主张低蛋白饮食。早期患者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日1g/kg体重,中晚期患者以每日0.6g/kg~0.8g/kg体重为宜。摄入的蛋白质最好为动物蛋白。

对有水肿的患者可按医嘱使用利尿剂,同时适当限制水和钠的摄入量以尽量减轻肾脏负担。

防治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会使痛风或痛风性肾病加重,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所以积极治疗和预防泌尿系感染非常重要。要搞好个人卫生,尤其是妇女要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有感染者应查明感染的细菌,做药物敏感试验,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定期做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尿常规、血尿酸、肾功能的检查,以便及时掌握病情变化。

注意保护肾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害作用的药物及造影剂。

尽量避免泌尿生殖道各种器械检查及导尿,以免诱发感染。

夏季风湿骨病特需







































白癜风早期可以治愈吗
哪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f/18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