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当代青中年人高发的疾病之一,而这种“痛”常被患者形容成“痛不欲生”。
痛风的历史自古就有。在古代中医发现痛风后,为其取名为“白虎历节”,也就是说痛风发作时的痛苦,就如同老虎啃食关节一般。
我们都对痛风有过初步了解,尿酸值超标是导致痛风发作的主要因素,所以大家自然的将高尿酸和痛风联系在了一起。
一个身体健康的男性,体内尿酸值每升含量在-umol。
一个健康的女性,体内尿酸值每升含量在89-umol。
如果男性、女性超过对应的最高数值、,则会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提起尿酸高,很多人会想到痛风。我们都知道尿酸高会引发痛风,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高尿酸患者都会发生痛风。
问
我们生活中,很多患者反应出这种现象。有的人尿酸值到痛风就频频发作,而有的人尿酸值达到了却不痛不痒。这究竟是为什么?
答
首先要先清楚一点,高尿酸血症的确是痛风发作的先决条件,但患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中,只有不到20%会发生痛风。
所以尿酸高只是痛风发作的基础,而并非是痛风发作的充分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得了高尿酸血症不一定会痛风,但得了痛风就肯定会有高尿酸症状。
痛风的真凶
但是痛风发作有重要的一环,那就是“尿酸盐晶体化”!也就是临床所说的尿酸盐结晶,它才是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的凶手。影响尿酸盐结晶的形成因素有很多,除了高尿酸水平过高以外,温度、ph、局部大分子等,都是导致尿酸盐结晶出现的原因。
01
尿酸盐的溶解和温度有直接关系,温度越低尿酸的溶解度也就越差。
因此,脂肪包裹覆盖较少,肢体末端关节也更容易有尿酸盐结晶沉淀。这些关节在受凉之后,更容易导致急性痛风的发作。
02另外,尿酸盐的溶解度和血液、组织液的ph也有关联。
当尿液中的ph值从5.0升高到7.0时,尿酸在尿液中的溶解度也会增加20倍左右。当组织液的ph降低之后,痛风也就更容易发作。比如剧烈运动之后,肌肉中的乳酸浓度升高,就会导致ph值的降低,从而对血尿酸水平造成影响,导致急性痛风发作。
03如果关节中的生物大分子过多,也会影响尿酸盐的溶解度。
比如关节软骨和滑囊液中存在大量蛋白和多糖,就能使尿酸盐的溶解度提高3倍左右。如果蛋白多糖分子结构异常或浓度过高时,尿酸盐的溶解度也会因此降低,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痛风发作。
问
清楚引起痛风发作的真凶后,我们再回答疑惑上。换句话说,为什么只有不到20%的人对尿酸盐敏感呢?
答
有人可能做好了保暖,也没有过分运动,尿酸没有很高,却偏偏就是痛风频繁发作。
其实,这类患者体内没有参与或者调节痛风炎症基因所致,尿酸水平稍稍有个“风吹草动”,就可以痛风发作。说白了,这类人可以统称为痛风易感人群。当然了,痛风易感人群虽然要承受痛风带来的痛苦,但是从另外一方面说,正是因为痛风,才让这类人更加重视尿酸。相反,没有发生痛风的高尿酸患者,更应该提高警惕,而不是庆幸!
名医档案张永中
著名老中医副主任医师现任御仁堂中医药研究院特聘专家
重庆骨科学会成员,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在骨科专业领域已从事1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调理痛风、风湿等骨科疾病,曾组织领导痛风、风湿骨病科研组成员研制出独特的痛风治疗方法,为广大痛风、风湿患者解除了痛苦、取得满意疗效。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痛风、风湿病的研讨会。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病联盟常务委员。在全国级省市级杂志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相关科研项目4项。
擅长领域:擅长运用中医治疗痛风、风湿、类风湿、腰椎间盘突出、痛风石、尿酸高、原发性痛风、继发性痛风、髌骨骨折、痛风关节炎、高尿酸血症等骨科疾病。
祝大家身体健康!天天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