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发布。这份报告显示,年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数的约89%,预防和减少慢性病成为了个人健康的当务之急。
了解血糖、血压、尿酸、血脂等指标对评估身体健康至关重要。这些指标会随着年龄变化而有所不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不同年龄段的这些指标的合格范围。
血糖、血压、血脂和尿酸是衡量身体状况的基本指标。然而,这些指标的正常值会随着性别和年龄而异。
01血糖、血压、尿酸、血脂升高,对身体究竟有何危害?
高血糖(糖尿病):
高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正常范围。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多个器官和系统。首先,它会对血管造成损害,导致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中风和心脏病等。
此外,高血糖也会影响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病变,引发疼痛、麻木、痉挛等神经症状。另外,高血糖还会影响眼睛、肾脏和免疫系统,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免疫功能下降。
高血压(高血压病):
高血压是指心脏泵血时对动脉的压力过高。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冠心病等。高血压还对大脑造成影响,可能引发中风、脑出血或认知功能下降。此外,高血压也会影响肾脏功能,导致肾功能恶化。
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主要原因,痛风是一种关节炎疾病,常伴随剧烈疼痛、肿胀和发热。高尿酸血症也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等。
血脂代谢异常:
异常的血脂水平包括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这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如心绞痛、心肌梗塞和中风。此外,血脂异常还可能影响胆固醇代谢,导致脂肪肝等疾病。
02如何从生活方式入手,降低相关指标?
健康饮食:
血糖控制:选择低糖、高纤维的食物,避免高糖、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分餐进食,控制总热量。
血压控制:降低食盐摄入,多摄取富含钾、钙、镁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类、坚果、豆类。
尿酸控制:限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肝、肾、海鲜,多喝水,适量摄入低脂乳制品。
血脂控制: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Omega-3脂肪酸的摄取,多吃鱼类、坚果、橄榄油等。
适度运动:
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有助于降低血糖、血压、血脂,提高心肺功能。
力量训练:帮助控制体重、改善体脂肪含量,也对血糖、血压有积极影响。
保持适当体重:
控制体重在健康范围内,减轻体重可明显改善血糖、血压和血脂情况,降低疾病风险。
戒烟限酒:
戒烟可以改善血管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限制酒精摄入,特别是对于高尿酸患者,酒精可能加重症状。
定期监测和药物治疗:
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如降糖药、降压药、降脂药等。
定期测量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保持血糖、血压、尿酸和血脂在正常范围内非常重要,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定期体检、健康生活方式、适当的饮食和规律的运动是维持这些指标的关键。及时就医并遵循医嘱也是确保身体健康的重要步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zl/105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