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与饮酒、进食贝类等富含高嘌呤饮食等因素相关,多数研究认为饮酒、口味偏辣等是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酒精影响血尿酸水平的机制可能是:1、乙醇代谢过程中,快速消耗三磷酸腺苷(ATP),可以促使尿酸产生增加;2、乙醇代谢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肾脏排泄尿酸;3、饮酒常伴食含丰富蛋白和嘌呤的食物。上述因素既增加尿酸的合成,又影响尿酸的排泄,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二、体重因素血尿酸水平随体重的增加而上升,男性体重增加30%,血清尿酸含量增加1.0mg/dl,女性体重增加50%,血清尿酸含量增加0.8mg/dl。体重指数低于25.0kg/m的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17.8%,而体重指数高于25.0kg/m的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37.3%。
三、遗传因素原发性痛风患者中,约10%~25%有阳性家族史,患者的近亲中有15%~25%有高尿酸血症。双亲患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者,比单亲患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者病情重。目前认为高尿酸血症的遗传变异情况极大,可能是多基因致病。
四、体力活动与运动损伤剧烈活动使体内大量消耗ATP,同时腺嘌呤核苷酸(AMP)大量产生,最终使尿酸的生成增加。而且,运动量大时汗出多,血液浓缩,增加血尿酸浓度,使尿酸盐结晶更易形成,从而发生痛风。另一方面肢体活动多会增加软组织机械性损伤,可能导致尿酸盐微结晶析出。
痛风常累及第一跖趾关节,此处承重最大,关节腔及周围组织血液供应相对较少,运动时易受损伤,且组织耗氧量增加,无氧酵解使乳酸产生增多,局部pH值下降促使尿酸盐结晶析出,导致痛风发作。体力活动与运动损伤发生在年轻人中较多,这也是痛风发病年轻化的原因之一。
五、药物因素有些药物会影响尿酸生成或排泄,导致血尿酸升高。使尿酸排泄减少的常见药物有:噻嗪类利尿剂、呋塞咪、阿司匹林、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总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患病率显著增长,并有年轻化趋势。高尿酸血症不仅导致痛风性关节炎、痛风肾病,并且参与代谢综合征、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过程,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因此必需给予高度重视。应对高危人群(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家族史的肥胖男性,其中尤其是饮食不节、大量饮酒者)应给予健康宣教,防患于未然。
编辑:侯鸿宇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学院研究生,师从风湿病专家吕新亮教授,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病。扫一扫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zl/99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