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让人痛苦不堪的疾病,一旦发作,痛起来要人命。很多人拿痛风没办法,其实在生活中做好以下几点,就会减少痛风发作。
1痛风患者要减重体重超重或是肥胖的人痛风的发生率远远高于体重正常的人。在痛风的治疗过程中,减轻体重有助于更好地降低尿酸,帮助尿酸水平达标,降低痛风发作的频率。
2戒烟势在必行建议所有痛风患者戒烟,还要尽可能减少二手烟的吸入。有研究显示,周围人经常吸烟比周围人偶尔吸烟者发生痛风的概率高35%,周围人偶尔吸烟比周围人不吸烟发生痛风的概率又要高35%。所以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健康,戒掉烟吧!
3戒酒不建议痛风患者喝酒。酒类,特别是啤酒和烈性酒会使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升高,诱发痛风的发作,所以最好不要饮酒。
4避免过度运动对于痛风患者而言,运动是一把“双刃剑”,适度的运动有益于降低血尿酸,过度的运动会引起疲劳、关节受损、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等,因此,要学会把握好运动的“度”。
建议痛风患者进行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例如散步、快走、慢跑、打太极拳、跳舞、踢毽子、练瑜伽等。
痛风急性发作时则避免运动,应卧床休息,待疼痛完全缓解,关节不红不肿了,再休息三天,然后开始适当运动,运动量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5谨慎选择豆制品痛风患者吃豆制品的问题,目前是既不推荐也不限制。豆制品的加工方式对其内在嘌呤含量有很大影响。嘌呤是水溶性强的食物,制作过程中经过冲洗、水煮后捞出,会带走部分嘌呤。如果有发酵工艺,可能又会增加嘌呤的含量。所以制作豆制品的方式很关键。
若痛风患者想吃豆腐,可以吃一些。不建议大量喝豆浆。
生活中,痛风患者可以留意观察自己食用不同的豆制品以后,尿酸波动大不大,如果影响不大,就可以吃,如果影响大,那么就要避免食用了。
6注意保护足部痛风一旦发作,通常先从脚开始,注意不能让脚受凉,受凉后也容易引发痛风,特别是在冬天要注意足部的保暖,在夏季不要太贪恋空调。对于部分足部痛风反复发作的患者,足部会长出大小不等的痛风石,这时要注意选择比较柔软、宽松的鞋子,减少对病变部位的挤压和摩擦。
7不能依赖止痛药不少痛风患者认为只要不痛就好,所以会长期依靠秋水仙碱或止痛药来治疗痛风或是预防痛风发作。秋水仙碱和止痛药只能止痛和减少疼痛发作,但它们不能减少关节腔内的尿酸盐沉积,不能预防尿素盐带来的隐匿性骨侵蚀,也不能预防高尿酸带来的肾脏等相关人体器官的损害,长期使用止痛药还可能引发胃出血、心血管疾病。
所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尿酸药物,把尿酸控制在要求的数值以内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减少疼痛发作,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肾脏,维护我们健康的方法。
痛风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规律运动,避免酒精及高嘌呤、高果糖饮食,适当增加奶制品和新鲜蔬菜的摄入,当然,保持每日毫升的饮水量也很重要。
痛风病友如何治疗,答案在这里痛风治疗,“核心”是吃降尿酸药,“坚持规律用药”,痛风会得到很好的治疗。很多痛风患者对于降尿酸药物能不能停用,服用多久停用,痛风到底能不能根治,存在很大的疑惑,今天给大家就这方面的问题科普一下。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其临床特征是: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高尿酸血症可大致分为产生过多型(10%)与排泄不良型(90%)。
只有10%的痛风患者是因为生成的尿酸过多造成了痛风,所以单纯靠忌口是达不到降尿酸效果的,必须正确应用降尿酸药物才可以到达理想的尿酸水平。
对于服用降尿酸药物疗程以及何时停药呢?
对于痛风病史比较长的患者,必须长期服用降尿酸药物,使血尿酸达到目标值μmol/L以下,最理想降到μmol/L以下。
尿酸达到目标值后可以尝试应用最小剂量的降尿酸药物去维持。
少部分痛风患者病史比较短,病情轻,在充分服用降尿酸药物一段时间,并完全改变不良饮食及生活习惯,加上运动、减肥等的配合,也是有完全停药的可能,达到痛风根治的程度。
发作非常频繁,有明显关节痛风石以及泌尿系结石的痛风患者更需要长期服用药物。
现实情况是我国只有不到10%的痛风患者每天坚持服药,然而资料提示,美国痛风患者长期坚持每日口服降尿酸药物的比例高达80%。因此我国痛风患者治疗情况是非常不理想的。
总之,痛风是能够有效的控制的疾病。医院内分泌科接受系统治疗及调整药物剂量,达到完全控制病情的目的。
来源人卫健康
一附院内分泌科诊疗特色
内分泌性高血压及肾上腺疾病亚专业
河北医院内分泌科自年开展内分泌性高血压及肾上腺疾病亚专业,主要针对内分泌性高血压进行病因检查及肾上腺疾病诊治。科室制定规范诊治流程,同时具备肾上腺激素的精确检测,其中包括醛固酮、皮质醇、儿茶酚胺、17a羟孕酮等激素水平测定及相关功能试验:醛固酮卧立位及开博通试验、大、中、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64排及排肾上腺CT检查,高血压基因用药指导及单基因性高血压基因检测。目前科室诊治内分泌高血压疾病患者余例,明确诊断肾上腺相关性高血压余例,其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例,库欣综合征患者3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15余例,还有其他继发性高血压疾病包括肾实质疾病、肾动脉狭窄等疾病;诊断世界罕见病: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3例。对于诊断明确的需要手术治疗的肾上腺疾病与我院泌尿外科合作,行手术治疗,多数患者高血压得以根治,同时治疗了患者因肾上腺激素增多所引起的骨质疏松、糖代谢异常、心功能不全、性腺功能异常等疾病,极大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此外患者因低钾血症在我科明确诊断相关疾病包括:垂体ACTH瘤、肾上腺疾病、Gitelman综合征、肾上腺酸中毒等疾病,真正做到了精准的病因诊断,提高诊治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后期我们将继续努力、砥砺前行,为张家口山城老百姓的健康服务!专家介绍:
谷君,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党员。河北省医疗机构体检主检医师。河北省医学会内分泌学糖尿病分会委员;张家口市医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委员;张家口市医学会糖尿病足分会委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肥胖症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张家口周围血管疾病分会委员。8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内分泌硕士学位。9年晋升为主治医师,医院内分泌进修学习一年,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年晋升为副教授。年聘任为硕士研究生导师。获河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完成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研究科学重点课题1项、张家口市科技局科研课题1项。目前主持河北省卫计委科研课题1项,张家口市科技计划财政资助项目1项。在《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骨质疏松与骨矿盐杂质》、《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国临床医生杂志》、《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在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骨质疏松、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疑难罕见高血压疾病、肾上腺疾病及性腺疾病的诊治。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二、五全天内分泌科专家门诊。联系。
痛风的药物治疗,这些你都清楚吗?最新共识出炉!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属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痛风专业委员会在借鉴国内外诊治经验和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痛风诊疗规范》,关于痛风的药物治疗,规范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降尿酸治疗的指征痛风性关节炎发作≥2次;或痛风性关节炎发作1次且同时合并以下任何一项:年龄40岁、血尿酸μmol/L、有痛风石、尿酸性肾石症或肾功能损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90ml/min]、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冠心病、卒中、心功能不全,则立即开始药物降尿酸治疗。
2降尿酸治疗的时机因血尿酸波动可导致痛风急性发作,大多数痛风指南均不建议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开始时使用降尿酸药物,须在抗炎、镇痛治疗2周后再酌情使用。
如果在稳定的降尿酸治疗过程中出现痛风急性发作,则无须停用降尿酸药物,可同时进行抗炎、镇痛治疗。
3降尿酸治疗的目标和疗程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μmol/L,并长期维持;若患者已出现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性关节炎频繁发作,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μmol/L,直至痛风石完全溶解且关节炎频繁发作症状改善,可将治疗目标改为血尿酸μmol/L,并长期维持。
因人体中正常范围的尿酸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血尿酸过低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因此建议,降尿酸治疗时血尿酸不低于μmol/L。
4降尿酸治疗(1)别嘌醇:作为一线治疗选择。成人初始剂量50~mg/d,每4周左右监测血尿酸水平1次,未达标患者每次可递增50~mg,最大剂量mg/d,分3次服用。
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谨慎,起始剂量每日不超过1.5mg/eGFR,缓慢增加剂量,严密监测皮肤改变及肾功能。eGFR15~45ml/min者推荐剂量为50~mg/d;eGFR15ml/min者禁用。由于HLA?B*基因阳性是应用别嘌醇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建议如条件允许治疗前进行HLA?B*基因检测。
(2)非布司他:初始剂量20~40mg/d,每4周左右评估血尿酸,不达标者可逐渐递增加量,最大剂量80mg/d。
轻中度肾功能不全(eGFR≥30ml/min)者无须调整剂量,重度肾功能不全(eGFR30ml/min)者慎用。对有心血管疾病病史或新发心血管疾病者,需谨慎使用并随访监测,警惕心血管血栓事件的发生。
(3)苯溴马隆:成人起始剂量25~50mg/d,每4周左右监测血尿酸水平,若不达标,则缓慢递增剂量至75mg/d~mg/d。
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异常或肾移植患者,eGFR20~60ml/min者推荐剂量不超过50mg/d;eGFR20ml/min或尿酸性肾石症患者禁用。使用促尿酸排泄药物期间,应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以免尿酸盐浓度过高在尿液中生成尿酸结晶。
(4)其他降尿酸药物:
包括尿酸酶以及新型降尿酸药物RDEA(lesinurad),但上述药物均未在国内上市。
5急性期治疗急性期治疗原则是快速控制关节炎的症状和疼痛。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最好在发作24h内开始应用控制急性炎症的药物。
一线治疗药物有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当存在治疗禁忌或治疗效果不佳时,也可考虑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若单药治疗效果不佳,可选择上述药物联合治疗。对上述药物不耐受或有禁忌时,国外也有应用白细胞介素?1(IL?1)受体拮抗剂作为二线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目前无证据支持弱阿片类、阿片类止痛药物对痛风急性发作有效。
(1)秋水仙碱:建议应用低剂量秋水仙碱,首剂1mg,此后0.5mg、2次/d。最宜在痛风急性发作12h内开始用药,超过36h疗效明显下降。
eGFR30~60ml/min时,秋水仙碱最大剂量0.5mg/d;eGFR15~30ml/min时,秋水仙碱最大剂量0.5mg/2d;eGFR15ml/min或透析患者禁用。
该药可能造成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同时可能出现肝、肾损害及骨髓抑制,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使用强效P?糖蛋白和/或CYP3A4抑制剂(如环孢素或克拉霉素)的患者禁用秋水仙碱。
(2)非甾体抗炎药:痛风急性发作应尽早应用足量非甾体抗炎药的速效剂型,主要包括非特异性环氧化酶(COX)抑制剂和特异性COX?2抑制剂。
非特异性COX抑制剂需注意消化道溃疡、出血、穿孔等胃肠道风险;特异性COX?2抑制剂的胃肠道风险较非特异性COX抑制剂降低50%左右,但活动性消化道出血、穿孔仍是用药禁忌。此外,非甾体抗炎药也可出现肾损害,注意监测肾功能;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充分水化,并监测肾功能,eGFR30ml/min且未行透析的患者不宜使用。特异性COX?2抑制剂还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高风险人群应用须谨慎。常用非甾体抗炎药见表3。
(3)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急性痛风发作伴有全身症状,或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无效或使用禁忌,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一般推荐泼尼松0.5mg?kg-1?d-1连续用药5~10d停药,或用药2~5d后逐渐减量,总疗程7~10d,不宜长期使用。
若痛风急性发作累及大关节时,或口服治疗效果差,可给予关节腔内或肌肉注射糖皮质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和曲安奈德,但需排除关节感染,并避免短期内反复注射。应用糖皮质激素注意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水钠潴留、感染、胃肠道风险、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
6物降尿酸治疗期间预防痛风急性发作降尿酸治疗期间易导致反复出现急性发作症状,可给予预防治疗。在初始降尿酸治疗的3~6个月,口服小剂量秋水仙碱0.5mg,1~2次/d。当秋水仙碱无效或存在用药禁忌时,考虑低剂量非甾体抗炎药作为预防性治疗。
上述两药使用存在禁忌或疗效不佳时,也可应用小剂量泼尼松(5~10mg/d)预防发作,但应注意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的副作用。
以上内容摘自:徐东,朱小霞,曾学军,等.痛风诊疗规范[J].中华内科杂志,,59(06):-.
来源医格心领域
河北医院内分泌科团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如果您觉得本文内容对他人有所帮助
可以转发到朋友圈或转给有需要的人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zl/99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