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提出这个问题,我们要明确两个概念,什么是彻底康复,什么是临床治愈。
人活一辈子,除了正常饮食可以吃一辈子,其他的都不可以,这话没错吧?如果医生能够治疗好某一种疾病,一定是起码做到不能一辈子吃药,否则那叫依赖-也就是维持,而不叫治疗。
因此,彻底康复必须要摆脱药物依赖。当然,有人问是不是彻底康复要保证一辈子不复发呢?
这个不能!
因为疾病的原因太多,太复杂,大多数疾病都不能保证治疗后终生不复发,比如感冒、痛经、口腔溃烂等,这都是经常会发作的问题,但是可以这样认为,真的找到疾病根源,并且切断这个根源,保证终生不复发还是可以的,毕竟还有一些人医院的。
那么,现代比较普及的说法叫做临床治愈。其实,这是有漏洞的。临床治愈就是在医疗机构诊疗中,通过医生护士的治疗和调理,在一定范围内正常,符合出院标准,这是临床治愈,但并不是彻底治愈。
为什么现代很多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风湿、类风湿、静脉曲张、鼻炎、胃肠道疾病、慢阻肺、心脏病、中风、癌症等很多疾病,都无法治愈呢?
第一,这和医疗体制有关。医院,在改革开放后,政府并不负责主要的经济支出,医院要自己想办法赚钱,并且医疗的法律法规也要求病人通过医保报销,是有时间周期限制的,医院在经济和法律的双重促进下,强调周转率和流量,自然的在很多人治疗没有康复,甚至没有达到临床治愈的情况下就出院了。这样的治疗虎头蛇尾,而过段时间再次就医,则前功尽弃形成狗尾续貂的可笑局面,所以很多人就在这样的医疗体制内转圈,不好不坏的和疾病相伴一辈子。
第二,制度化规范管理和组织结构,虽然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基本利益,但是没有竞争,没有压力,没有业务水平和个人收入的直接挂钩,医生没有努力的积极性。
关于这点,德云社是非常好的参考标本。在德云社出现之前,相声演员都是国家正规艺术团体的正规职工,干活不干活,多干和少干,似乎没多大区别。据说,某著名相声演员在天津连《报菜名》这样的相声基本功段子都不会,更有趣的是其徒弟据说一辈子仅仅靠“懒汉”形象,就成为著名表演艺术家。
反之,前期吃不饱饭的郭德刚经过多年生活的磨练,将九死一生的相声拯救回来,百姓们才知道,不是相声不行,而是说相声的人,被规矩和体制束缚了,而开放的相声其实百姓不仅愿意听,并且走出国门全球巡演。
这事象什么?
我觉得象宠物猫怕老鼠,动物园出生的老虎打架干不过小牛犊。都说野兽凶猛,凶猛并不是他们的天性-比如动物园的老虎(某著名相声演员都干打老虎),而生活的压力才是成就白兽之王的九九八十一难。
有一句话:“法律存在的目的并不是惩罚违法者,而是让更多的人不要违法!”
目前我们的医疗体制,其实就是把老虎养成了老鼠,把老猫养成了老鳖。大家都一样,捉不捉老鼠都有吃的,哪个猫还努力呢?
第三,医学方向错误。
矿井塌方,人被困四五天,食物和水才是最好的药;
下雨淋湿受寒了,一瓶烧酒就是最好的药;
加班加点累了,睡觉就是最好的药;
办公室坐久了,运动就是最好的药;
婴儿哭闹了,妈妈就是最好的药;
伤心郁闷了,朋友的劝告就是最好的药;
女朋友生气了,一束鲜花加一个吻是最好的药;
走路多了起水泡,坐着就是最好的药……
疾病是什么?生活中错误的、不良的或者某些事物做过分了导致的,只要你恢复正常状态,就能恢复的。
可是,医院里只有化学药品和手术。现代医学以诊断结果为治疗方向,疼痛了止疼,失眠了开安眠药,长肿瘤了切除肿瘤病灶。治疗永远在针对最后那个可怕的结局,而导致结局的本质因素,医生们从没帮助你改变,又怎么能够恢复正常呢?
其实,也不是医生在隔岸观火,只是他们无能为力。
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要工作、考试、写论文、评职称、挣奖金、加班、应付医护纠纷,他们自己忙的不可开交,你真的了解医护的工作,就会明白他们有多苦、多累、多辛酸,年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中象张静静那样过劳死的出了好几个,这都是他们平时工作辛苦导致的身体透支导致的。实际上,我们国家有专业的评估数据的,大部分医护人员的健康水平远远低于正常人-是远远低于啊!
医生改变不了他人人生活中错误的轨迹,也改变不了自己职业的辛酸,所以更多时候医生无论对他人,还是对自己的健康都是有心无力。
重点推荐阅读文章: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证明了糖尿病“血脂屏障”理论的正确性,至此八大生命科学体共同认证,根治糖尿病易如反掌!
想要系统、全面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和自我调理方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zl/99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