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将至,坐在外面撸串、喝啤酒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可是在酣畅淋漓过着嘴瘾的同时,也要注意“高尿酸”这个不速之客带来的危害。
一听“高尿酸”,很多人都会觉得,高尿酸就是痛风。如果自己并没有“痛风”,就不用理会。可是事实是这样的么?
什么是尿酸?尿酸(UA)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嘌呤合成与分解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尿酸的生成与排泄也较恒定。
人体尿酸的来源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约占总尿酸的80%;外源性约占总尿酸的20%。正常人每天产生mg尿酸,70%经肾脏排泄,30%经胆、肠排泄。如果生成过多、排出减少或生成过多与排出减少同时存在,就会发生高尿酸血症。其中90%的高尿酸血症患者是尿酸排出减少的。
什么是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发病率近些年总体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男性高于女性,且有一定的地区差异。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高尿酸血症(HUA)发病率达5%-23.5%,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
高尿酸血症(HUA)与痛风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糖尿病、代谢综合征(MS)、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以及慢性肾病、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尿酸血症(HUA)的诊断定义为: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μmol/L,女性>μmol/L。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有什么关系?痛风发生率与血尿酸水平显著正相关。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主要的生化基础和最直接原因,尿酸盐沉积是高尿酸血症的结果,溶解尿酸盐结晶必须降低血尿酸水平。
不是所有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进展为痛风,只有尿酸盐结晶在机体组织中沉积下来造成损害才出现痛风,5%~18.8%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少部分急性期患者,血尿酸水平也可在正常范围,因此,HUA不能等同于痛风,仅依据血尿酸水平既不能确定诊断、也不能排除诊断。血尿酸越高,罹患痛风的风险越大。
如何防治高尿酸血症?一饮食HUA患者要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肉类、动物内脏、浓的肉汤、饮酒(尤其是啤酒)等。尤其是烧烤的食物,嘌呤过高,不宜食用(看来是不能欢乐的撸串了)。
二疾病HUA多与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伴发,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应注意对这些患者进行血尿酸检测,及早发现HUA。
三药物避免长期使用可能造成尿酸升高的治疗伴发病的药物:建议经过权衡利弊后去除可能造成尿酸升高的药物,如噻嗪类及袢利尿剂、烟酸、小剂量阿司匹林等。对于需服用利尿剂且合并HUA的患者,避免应用噻嗪类利尿剂。而小剂量阿司匹林(<mg/d)尽管升高血尿酸,但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手段,不建议停用。
高尿酸血症是否需要治疗呢?当血尿酸>μmol/L(男性),>μmol/L(女性)或血尿酸>μmol/L时,就需要治疗。
控制目标:HUA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疾病者,应同时进行生活指导及药物降尿酸治疗,使血尿酸长期控制在<μmol/L。对于有痛风发作的患者,则需将血尿酸长期控制在μmol/L以下,以防止反复发作。对于无心血管危险因素或无心血管伴发疾病的HUA患者,建议对于此类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指导,并且在医生的医嘱下进行降尿酸和碱化尿液等治疗。
高尿酸血症的常用药物1适当碱化尿液HUA的患者的尿液pH6.0以下时需碱化尿液,pH6.2~6.9有利于尿酸盐结晶溶解和从尿液排出,但尿pH>7.0易形成草酸钙及其他类结石。因此碱化尿液过程中要检测尿pH。代表药物是口服碳酸氢钠(小苏打)。
碱化尿液的药物口服碳酸氢钠(小苏打)每次1g,每日3次。由于本品在胃中产生二氧化碳,可增加胃内压,并可引起嗳气和继发性胃酸分泌增加,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碱血症,并因钠负荷增加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肿。晨尿酸性时,晚上加服乙酰唑胺mg,以增加尿酸溶解度,避免结石形成。具体服用方法和联合用药请遵医嘱。
2降尿酸目前临床常见药物包含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和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其代表药物分别为别嘌醇和苯溴马隆。根据病情和HUA的分型、药物适应症、禁忌及其注意事项等进行药物的选择和应用。
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别嘌醇适应症: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者;痛风石;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
用法用量:初始剂量一次50mg,一日1~2次,每周可递增50~mg,至一日~mg,分2~3次服。每2周测血液和尿液的尿酸水平,如已达正常水平,则不再增量,如仍高可再递增。但一日最大量不得大于mg。
儿童治疗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常用量:6岁以内每次50mg,一日1~3次;6~10岁,一次mg,一日1~3次。剂量可酌情调整。同样需要多饮水,碱化尿液。
注意事项:
1、必须小剂量起始,逐渐加量,逐渐增至有效量维持正常血尿酸和尿尿酸水平,以后逐渐减量用最小量维持较长时间。
2、别嘌醇的严重不良反应与所用剂量相关,当使用最小有效剂量能够使血尿酸达标时,尽量不增加剂量。
3、本品不能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炎症症状,不能作为抗炎药使用。因为本品促使尿酸结晶重新溶解时可再次诱发并加重关节炎急性期症状。必须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炎症症状消失后(一般在发作后两周左右)方开始应用。
4、服药期间应多饮水,并使尿液呈中性或碱性以利尿酸排泄。
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皮疹、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应予监测。大约5%患者不能耐受。偶有发生严重的别嘌醇超敏反应综合征。
禁忌症:对别嘌醇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明显血细胞低下者、孕妇、有可能怀孕妇女以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密切监测别嘌醇的超敏反应。主要发生在最初使用的几个月内,最常见的是剥脱性皮炎。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及肾功能不全是超敏反应的危险因素。
非布司他适应症:适用于痛风患者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不推荐用于无临床症状的高尿酸血症。
用法及用量:非布司他片的口服推荐剂量为40mg或80mg,每日1次。推荐非布司他片的起始剂量为40mg,每日1次。如果2周后,血尿酸水平仍不低于6mg/dl(约μmol/L),建议剂量增至80mg,每日1次。给药时,无需考虑食物和抗酸剂的影响。轻、中度肾功能不全(Child-PughA、b级)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不良反应:
肝胆异常:肝功能衰竭(有些是致命的)、黄疸、肝功能检查结果严重异常、肝胆疾病。
免洗系统:过敏反应
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横纹肌溶解等。
禁忌症:本品禁用于正在接受硫唑嘌呤、巯嘌呤治疗的患者。
注意事项:在服用非布司他的初期,经常出现痛风发作频率增加。这是因为血尿酸浓度降低,导致组织中沉积的尿酸盐活动。为预防治疗初期的痛风发作,建议同时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秋水仙碱。在非布司他治疗期间,如果痛风发作,无需中止非布司他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痛风进行相应治疗。具体治疗方案请遵医嘱。
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抑制尿酸盐在肾小管的主动再吸收,增加尿酸盐的排泄,从而降低血中尿酸盐的浓度,可缓解或防止尿酸盐结晶的生成,减少关节的损伤,亦可促进已形成的尿酸盐结晶的溶解。由于90%以上的HUA为肾脏尿酸排泄减少所致,促尿酸排泄药适用人群更为广泛。
代表药物为苯溴马隆和丙磺舒。在使用这类药物时要注意多饮水和使用碱化尿液的药物。此外,在使用此类药物之前要测定尿液中尿酸的排出量,如果患者的24h尿液中尿酸的排出量已经增加(>3.54mmol)或有泌尿系结石,则禁用此类药物,溃疡病或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苯溴马隆适应症: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及痛风结节肿等。
用法及用量:成人开始剂量为每次口服50mg,每日1次,早餐后服用。用药1~3周检查血尿酸浓度,在后续治疗中,成人及14岁以上患者每日50~mg。
不良反应:有时会出现肠胃不适感,如恶心,呕吐,胃内饱胀感和腹泻等现象。
禁忌症:对本品中任何成分过敏者。严重肾功能损害者(肾小球滤过率低于20ml/min)及患有严重肾结石的患者。孕妇、有可能怀孕妇女以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注意事项:
1、不能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服用,因为开始治疗阶段,随着组织中尿酸溶出,有可能加重病症。
2、为了避免治疗初期病风急性发作,建议在给药最初几天合用秋水仙碱或抗炎药。
3、治疗期间需大量饮水以增加尿量(治疗初期饮水量不得少于1.5~2L)。以免在排泄的尿中由于尿酸过多导致尿酸结晶。定期测量尿液的酸碱度,为促进尿液碱化,可酌情给予碳酸氢钠或枸橼酸合剂,并注意酸碱平衡。病人尿液的pH应调节在6.5~6.8之间。
4、在开始治疗时有大量尿酸随尿排出,因此在此时的用药量要小(起始剂量)。
5、在用药前后应定期检测肝、肾功能;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注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倦怠感、腹痛、腹泻、发热、眼球结膜黄等现象。一旦发生立即停药并通知医生。
另外,高尿酸血症患者还要积极控制肥胖、MS、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CHD或卒中、慢性肾病等。
二甲双胍、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氯沙坦、氨氯地平在降糖、调脂、降压的同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尿酸作用,建议可根据医嘱服用。
温馨提示1.健康饮食:已有痛风、HUA、有代谢性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及中老年人群,饮食应以低嘌呤食物为主。
2.多饮水,戒烟限酒:每日饮水量保证尿量在ml/d以上,最好>0ml/d。同时提倡戒烟,禁啤酒和白酒,如饮红酒宜适量。
3.坚持运动,控制体重:每日中等强度运动30min以上。肥胖者应减体重,使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
4.必须遵医嘱服用药物或采取其他的治疗方式。
(本文作者系辽宁天士力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门店管理部培训督导-苏虹)
END
赶紧扫描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y/10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