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
痛风引起的疼痛一般在1周内就会像“风”一样过去。我们时常会在各种媒体看见关于治疗“痛风”的广告。到底痛风是否真的如广告里面说的那么神秘呢?
今天医院关节与骨病外科主任史占军医师就从专业的医学角度对痛风说道一番。
史占军医院
关节与骨病外科主任医师
开诊时间:周一上午
痛风的本质原发性痛风多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常有家族史。
人体尿酸是由嘌呤类化合物分解而来。尿酸的生成增多和排泄的减少都可使尿酸蓄积而产生高尿酸血症。当血液内的尿酸盐太高时,针状的尿酸盐就沉积于关节及其周围的组织并产生刺激,引起关节红、肿、剧痛,并形成痛风石。疼痛发作多见于下肢,通常是下半夜发作。
慢性期的症状主要表现是关节周围皮下的痛风石、慢性关节炎、泌尿系统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炎等。
继发性痛风见于肾功能障碍患者,此类患者尿酸排泄困难从而导致尿酸在体内积聚。
痛风的临床表现痛风主要侵犯四肢关节,反复发作,最多见为第一蹠趾关节,常在夜间突然发作,受累关节红肿、发热,疼痛剧烈,活动严重受限,甚至出现全身发热。
痛风发作前患者多有劳累、饮酒或者食用海鲜等诱因。经休息数日后症状减轻,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晚期出现关节功能障碍,并可在肘受累关节附近出现大小不等突起,内为石灰状的白色尿酸盐结晶。
无论是发作期还是间歇期,化验检查都可能会有血尿酸增高,少数患者血尿酸不一定增高,称为低尿酸性痛风。
痛风的治疗急性发作用药:
首选秋水仙碱,对减轻关节疼痛最有效,起效最快,甚至可以说是特效药物,用药后数个小时内疼痛即可缓解;但秋水仙碱毒性大,且不能降低血内尿酸浓度。服用秋水仙碱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副作用,用药至疼痛消失或出现副作用时应停药。
单独应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约需3-5天才能控制疼痛发作,也可与秋水仙碱联用。
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可迅速控制症状,但不宜长期使用。
急性发作控制后可服驱尿酸制剂,如丙横舒;对合并有泌尿系结石和肾功能不全者,丙磺舒不能使用,可用羟比唑嘧啶。为了加强尿酸的排泄,可服用小苏打,每天5-6g。
饮食对控制痛风发作很重要一般来说和尚吃的很素,但痛风患者吃的比和尚还要素。比如和尚不喝酒不吃各种肉类,而痛风患者除了不能喝酒(尤其是啤酒)不能吃肉外,也不可以吃各种蘑菇和豆制品如豆浆、豆腐等,也不可以吃核桃等硬壳食品,更不可以吃海鲜等各种海产品。
简单地说,痛风患者可以吃各种蔬菜、蛋类和河鲜及奶制品。多喝水可以促进尿酸自体内的排泄。
结语
痛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严重肾功能损害及关节畸形者,经治疗和饮食控制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各种广告中所说的治愈痛风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控制病情的发展。
文章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癜风治疗专家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y/15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