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之后,出现了给人们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的第四高——高尿酸,正强势来袭!!!
关于高尿酸和痛风,社会上有不少常见的认识误区,在这里青医君有必要跟大家一起来梳理和学习学习。
lookhere
误解一:高尿酸等于痛风
痛风源自高尿酸,但并不是说有高尿酸就一定会有痛风,只有当血液中的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并引起滑膜炎症时才导致痛风的发生,事实上,只有约10%的高尿酸患者才会发生痛风。
反过来也一样,由于痛风的致病因素复杂,不少患者在痛风发作时,血尿酸水平可能还在正常范围之内,这时不要迷信于检验结果而耽误了对痛风的及时治疗。
误解二:高尿酸只会引起痛风
尿酸是嘌呤在人体的代谢终产物,高尿酸对人体多个组织器官都具有危害作用。过高的尿酸沉积在骨骼、关节处,会引起痛风。沉积在肾脏会引起肾病、诱发肾脏功能衰竭。
高尿酸还会大大提高发生多种代谢相关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误解三:尿酸正常就万事大吉
按照国际标准,尿酸的正常范围是:男性μmol/L、女性μmol/L。但是,对于痛风患者,把尿酸控制在这样的正常范围是不够的,最新指南建议把痛风患者的血液尿酸应降至μmol/L以下,合并肾尿酸结石者降至μmol/L以下,从而减少痛风复发频率,使已形成的痛风石减小,并进一步避免晶体的沉积
误解四:尿酸高,不通风就不治疗
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议由来已久,但目前学术界已经基本统一意见:不管一个人有多健康,只要尿酸超过了一定数值,就应该进行降尿酸治疗。
如果这个人还合并有糖尿病、慢性肾病或具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那么只要尿酸超出上述的正常范围,即使没有痛风发作,也需要启动治疗。
误解五:光靠饮食就能降尿酸
人体血液中的尿酸,80%来源于自身嘌呤代谢、只有20%来源于食物摄取。所以,靠单纯的饮食控制对降低血液尿酸水平的作用十分有限(多数只能下降10%~20%或70~90μmol/L)。因此必须依据病情合理选用药物。不少患者由于担心药物副作用而拒绝服药,这属于典型的因噎废食。
只要科学、规范地用药,发生药物罕见并发症的风险并不比出门遭遇车祸的可能性更高,谁会因为害怕车祸就成天宅在家里呢?
误解六:降尿酸光靠药物就够了
应用降尿酸药物后,有些患者便自以为从此高枕无忧,可以在饮食上大快朵颐,大不了再多吃片药呗,这样的想法不仅错误而且危险。
对于痛风这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低嘌呤饮食是治疗的前提和基础。不在源头上减少嘌呤摄入、单靠药物根本无法控制病情。而由于饮食无度导致尿酸明显升高,不得不增加药物剂量,这大大提高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成医院
健康体检部健康-
北京哪里能治好白癜风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y/18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