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后,就会在饮食上有一个很大的调整,很多时候水分控制差,就会导致半夜心衰、肺水肿的到来,如果不限制水果摄入,就会导致高钾血症,血压越来越难控制,对预后影响很大。

目前维持性透析治疗是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替代疗法之一,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营养不良也是透析患者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营养治疗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病程、生活质量。合理的营养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疾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进行良好的营养治疗必须接受良好的营养健康教育,要从这些方面进行。

1.心理指导

透析治疗是一种终身替代疗法,自身生活质量低下,透析期间要限制饮食。加之透析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生理上、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会产生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就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有针对性指导。教会患者自我调节,加强相关健康知识的宣教,积极参与到疾病的治疗。

2.营养知识的宣教

及时进行营养指标的监测,准确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患者的病情、营养状况、饮食习惯、消化吸收能力、经济条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原则上给予高热量、优质蛋白质饮食,达到和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预防和减轻肾功能衰竭所致代谢紊乱引起的尿毒症症状和特殊营养问题。

3.具体饮食篇

1)蛋白质

透析患者由于血透时蛋白质丢失,有促进蛋白异化的作用,长期大量蛋白尿及补充不足等造成了机体负氮平衡。如果接受了透析的患者,蛋白摄入较非透析患者宽松。而食物中蛋白又分为动物蛋白、植物蛋白,不管对于正常人群或患病人群,都建议以动物蛋白为主,因植物蛋白在体内吸收率较低。

2)水和电解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重的改变是液体平衡的最好指标,体液的增减可直接通过测量体重而反应处理。

3)磷、铁、钾、钠、钙

在控蛋白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可控制磷的摄入,磷过高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出现心血管的转移性钙化等,而肾脏代谢功能正常者不作要求。一般应用铁剂、叶酸、维生素B。

血液透析患者要限制高钾食物,钾的摄入应根据病情而定,。对于尿量少,血钾偏高的患者应该严格限制钾的摄入,慎用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橘子、蘑菇、海带等。蔬菜可以放在水里煮过后弃水食用。

血液透析患者应避免高盐饮食,防止因食盐摄入过多引起口干、口渴,使水摄入变多至水钠潴留。低盐低脂饮食是为了保持钠平衡的最重要效应器官,钠的摄入与高血压发生密切相关,钠负荷会促进动脉硬化的加快。肾脏病患者建议在3g以下,不建议使用低钠盐,功能不全食用了易发生“高钾血症”。

由于慢性肾脏病可导致活性维生素D的缺乏,肾小管功能丧失可能,磷排泄障碍,血磷升高,钙再吸收障碍,共同导致钙磷代谢紊乱,进而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骨矿物质流失,出现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4)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会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丢失到透析液中,因此血液透析患者需注意及时补充,如复合维生素片等。

4.其它篇

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躯体功能,可以改善自己的精神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生活的独立性,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往往会有一些征兆,平时只要加强对孩子的注意还是挺容易发现的。如对单纯性肾病来说,水肿是它最初的征兆,刚开始时小患者大都会出现颜面浮肿或者眼睑浮肿,时间久了就会逐渐殃及全身。

单纯性肾病大都存有高度浮肿的迹象,我们称之为指凹性水肿,如果病情一直没有被查出来,肾病的治疗也因此被一拖再拖,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恶化,最终将累及浆膜腔,出现胸水、腹水、鞘膜积液和阴囊水肿等恶症,而且还会导致呼吸困难、腹泻或呕吐。

这些浮肿的总是会反复发生,偶尔自行消退,所以往往引不起家长的重视。肾炎性肾病也有水肿,但是不像单纯性肾病那么明显,甚至有时候不容易察觉出来。但是这种疾病会导致低蛋白血症会造成营养不良和发育落后,就会出现毛发稀疏,皮肤干燥,易生溃疡,指、趾苍白,面色不华,唇淡苔白等症状,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肾病发病的蛛丝马迹,就要及早的进行治疗,就能够更快的恢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hl/104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