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陈育苗
审稿专家:田颖首都医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
本文首发:哈特瑞姆心脏科普(CY-heartrhythm)
上一期《高尿酸了怎么办》里我们讲到: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可降低尿酸水平达10%-18%,或使尿酸降低70-90ummo/l;
如通过以上方式仍存在高尿酸血症,必要时还需要启动药物治疗。
那么问题来了:
一、什么时候就该吃药了?
痛风发作频繁时(大于等于2次)或者痛风性关节炎只发作1次,但合并有其他相关危险因素(年龄小于40岁,有痛风石或关节腔尿酸盐沉积证据、尿酸性肾结石或肾功能轻度损害、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中的一项,无论尿酸水平如何,都需要进行降尿酸治疗。
痛风性关节炎只发作1次,或者没有急性发作但合并有其他相关危险因素(同上)中的一项,当尿酸浓度超过umol/l,应启动降尿酸治疗。
二、尿酸究竟应该降至多少合适?
有痛风发作史且心血管危险因素者,治疗的目标尿酸值小于umol/l,若痛风反复多次发作,应该控制在小于umol/l
对于无心血管危险因素或无心血管伴发疾病的高尿酸血症者,尿酸大于umol/l,也建议启动降尿酸治疗,尿酸应该控制小于umol/l
注意:不论哪种情况血尿酸都不应该降至umol/l以下
三、吃哪些药?
目前临床中常用的降尿酸药物有:
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以别嘌醇及非布司他为代表)
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
具体用药还是应在肾内科医师指导下使用,这里哈大夫只再简要介绍下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别嘌醇
抑制尿酸合成别嘌醇的严重不良反应与所用剂量相关,当使用最小有效剂量能够使血尿酸达标时,尽量不再增加剂量;
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症状、皮疹、肝肾功能损害、骨髓移植,在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
最严重的反应是“别嘌醇超敏反应综合征”主要发生在最初使用的几个月内,最常见的表现是剥脱性皮炎。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及肾功能不全是超敏反应的危险因素(在使用别嘌醇前,建议进行HLA-B*快速PCR检测,阳性患者禁止使用别嘌醇);
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明显血细胞低下者,孕妇、备孕及哺乳期妇女。
非布司他
抑制尿酸合成非布司他抑制尿酸生成更显著,降低尿酸更强大,无药物蓄积作用、安全性更好;
非布司他主要通过肝脏清除,在肾功能不全和肾移植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因为在服药初期可出现类似痛风急性发作的症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血清尿酸浓度快速下降有关),因此用药初期医生可能会联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者秋水仙碱进行预防。
苯溴马隆
促进尿酸排泄适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及痛风结石的患者,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异常或肾移植患者。
用药过程中要多饮水,使24h尿量保持在ml以上,通常服用苯溴马隆6-8天后血尿酸明显下降,坚持服用可维持体内血尿酸水平长期达标,长期治疗1年以上(平均13.5个月)可以有效溶解痛风石。
该药长期使用对肾脏没有显著影响,对降压、降糖和调脂药物联合使用没有药物相互影响。
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腹泻、皮疹等,较为少见,罕见肝功能损害。
严重的肾功能损害及严重肾结石的患者、孕妇、备孕和哺乳期妇女禁忌使用。合并泌尿系结石禁用此类药物,合并溃疡病或者肾功能不全者应该慎用。
附:食物嘌呤含量一览表
心脏医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