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5年内县镇消除超大班(政策速递)
制图:李姿阅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财政部日前下发《关于全面改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通过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等多种方式,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
《意见》提出,改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将以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为主,统筹东部部份困难地区;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统筹其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贫困地区。经过35年的努力,使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校宿舍、床位、厕所、食堂(伙房)、饮水等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村小学和教学点能够正常运转;县镇超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逐渐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教师配置趋于公道,数量、素质和结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小学停学率努力控制在0.6以下,初中停学率努力控制在1.8以下。
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为社会关注。《意见》要求,要适应城镇化发展趋势,充分斟酌区域内学生活动、人口出身和学龄人口变化等情况,科学计划学校布局,并充分利用已有办学资源,首先解决超大班额问题,逐渐消除大班额现象。必要情况下,可以采取新建、扩建、改建等措施,对县镇白癜风有什么症状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改造。加强新建住宅区配套学校建设。对教育资源较好学校的大班额问题,积极探索通过学区制、学校同盟、集团化办学等方式扩大优良教育资源覆盖面,公道分流学生。对大班额现象严重的学校,要限制其招生人数。
改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要聚焦薄弱学校。从困难地方做起,从薄弱环节入手,主要面向农村,立足改良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不得将教育资金资源向少数优良学校集中;要坚持节约办学,满足基本需要。依照节约办教育和缺甚么补什么的原则,改良基本办学条件,满足教育教学和生活的基本需要,杜绝超标准建设;要加强省级兼顾,分步逐校实行。由省级人民政府兼顾使用中央、省级财政投入资金,根据省域内改良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任务和完成时限等因素公道分配;地市和县级人民政府以校为单位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分步实行计划,确保定期完成任务。
根据《意见》,改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重点任务是改良学校生活设施和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有条件的地方逐渐到达小学生均图书不低于15册,初中生均图书不低于25册。保障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消除大通铺现象。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必要的洗浴设施和条件。对学生范围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的标准单独核定公用经费,由县级财政和教育部门按时足额拨付,不得截留挪用。
《意见》提出,推动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换轮岗,提高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的比例。面向乡镇以下农村学校培养能承当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小学教师和一专多能的初中教师。提高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省级教师培训要向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校长倾斜。要结合实际制定农村教师职称评审条件、程序和办法,农村学校教师职称提升比例应不低于当地城区学校教师。要落实对在连片特困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地区的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政策。要积极推动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努力改良农村教师生活条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f/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