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对高尿酸、痛风并不陌生。高尿酸被称作继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它是由于单钠尿酸盐结晶(MSU)或尿酸在细胞外液形成超饱和状态,使其晶体在组织中沉积而造成的一组异源性疾病。本病以关节液和痛风石中可找到有双折光性的单水尿酸钠结晶为其特点。其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严重者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据统计,患高尿酸的人已经超过糖尿病,达到了1.2亿,也就是说每十个人中差不多就有一个是高尿酸。
虽然不是所有的高尿酸都会发生痛风,需要治疗。但尿酸高,至少提示我们,身体有问题了,得注意调整生活饮食习惯,甚至需要药物治疗了。
检查方法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正常人经过5天的限制嘌呤饮食后,24h尿的尿酸排泄量一般不超过3.57mmol(mg)。由于急性发作期尿酸盐与炎症的利尿作用,使患者的尿尿酸排泄增多,因而此项检查对痛风的诊断意义不大。但24h尿尿酸排泄增多有助于痛风性肾病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肾功能衰竭之间的鉴别。有尿酸性结石形成时,尿中可出现红细胞和尿酸盐结晶。尿酸盐结晶阻塞尿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时,24h尿尿酸/肌酐常>1.0。
2.血液检查
(1)血尿酸测定:血尿酸水平升高是痛风患者的重要临床生化特点。通常采用尿酸酶法进行测定,男性正常值上限为μmol/L(7mg/dl)左右,绝经期前的女性较男性约低59.4μmol/L(1mg/dl)。值得注意的是,影响血尿酸水平的因素较多,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其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完全平行,甚至有少数处于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其血尿酸浓度可以是正常的。
(2)酶活性测定:有条件者,可测定患者红细胞中的PRPP合成酶、PRPPAT、HPRT及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将有助于酶缺陷部位的确定。
(3)其他:关节炎发作期间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尿酸性肾病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时,可出现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忌口对降尿酸的作用有限,但对于高尿酸、痛风的治疗却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让高尿酸、痛风的朋友,更方便地记住「如何忌口」,总结了下面三句话:
忌海鲜,远内脏,避浓汤,尿酸稳
猪牛羊,鸡鸭鹅,鲈鲤鲫,要适量
发病期,素食棒,平稳后,肉要少
海鲜、内脏、浓汤
不吃或少吃
海鲜:这里所说的海鲜包括鱿鱼、白鲳鱼、罗非鱼、鲑鱼、沙丁鱼、凤尾鱼、带鱼、秋刀鱼、甲鱼、鲢鱼等。
内脏:内脏包括动物的肝脏、肾脏(俗称腰子或腰花)、脑、脾脏(俗称「连铁」)、小肠、大肠等。
浓汤:浓肉汤、浓鱼汤、海鲜或者各种火锅汤都应尽量避免。
上述食物,属于极高嘌呤食物,嘌呤含量大于mg/g。食用后会对血尿酸造成较大的影响,影响尿酸控制甚至诱发痛风。
而这些食物,只是极高嘌呤食物的一部分,如果遇到不确定的食物时,可以大致通过食物的「鲜美度」来判断。如果食物十分鲜美,那就得考量一下,它是不是极高嘌呤的食物了。
畜肉、禽肉、部分鱼肉
少吃
畜肉:主要指猪肉、牛肉、羊肉等。
禽肉:鸡、鸭、鹅、鸽子、火鸡等。
部分鱼肉:鱼的种类很多,不是所有的鱼都属于极高嘌呤的食物,也不是所有的鱼都不能吃。像鲫鱼、鲤鱼、草鱼、鲈鱼、鳗鱼、鳝鱼等鱼类就属于中高嘌呤的食物,可以适量吃。
上面提到的食物属于中高嘌呤的食物,嘌呤含量都小于mg/g。痛风的朋友,只要不吃太多,通常不会导致痛风发作。
痛风发作时
饮食控制更要严格
痛风发作期间,或者尿酸控制不佳时,海鲜、内脏、浓汤等极高嘌呤的食物建议不吃,像畜肉、禽肉、部分鱼肉等中高嘌呤的食物则更要少吃。
而尽量选择牛奶、酸奶、蛋类等低嘌呤食物,既能满足每天的营养需要,也能降低食物对尿酸的影响。
(巨大痛风石,可怕!!)
女性白癜风的发病原因白斑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y/11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