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和发生率不断增加。在中国药品评价高峰论坛(CDEF)上,医院李延兵教授围绕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针对该话题,《国际糖尿病》在会议现场采访了李教授,与我们分享了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及治疗。
——医院李延兵教授专访
听音频的时候可以继续浏览本条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并非不会带来临床损伤。众所周知,高尿酸血症最主要的症状是引起关节炎的发作。但是,对于无关节炎发作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关节检查,大概30%的患者关节面已存在尿酸结晶沉积,这是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对关节的损伤。另外,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还会对机体的一些组织(如肾脏)产生损伤,可导致尿酸结晶即尿酸石,还可直接沉积在肾脏实质导致痛风肾,直接损伤肾脏功能。此外,高尿酸还可沉积在血管壁,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另有很多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更加明显,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发病更多,动脉粥样硬化比较突出。所以,高尿酸血症可谓“冰山一角”,其与很多代谢性疾病具有相关性。因此,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我们应予以高度重视。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是否需药物治疗依情况而定
根据最新版专家指南建议,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要根据其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组分进行分层。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者,一般会在尿酸刚刚偏高即超过μmol/L时就进行降尿酸药物治疗。当然,所有治疗都要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进行。对于不伴代谢综合征组分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一般要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低嘌呤饮食、多喝水、碱化尿液、避免剧烈活动、吸烟等)3~6个月,若尿酸仍高于μmol/L再进行降尿酸药物治疗。对于无代谢异常但尿酸水平很高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若尿酸水平超过μmol/L则应直接启用降尿酸药物治疗。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治疗路径
一般来说,高尿酸血症的治疗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降尿酸药物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另一类是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
前者包括比较经典的别嘌呤醇和近年来的新药非布司他。与别嘌呤醇相比,非布司他因具有更多的结合位点,效果更好(降尿酸的作用更强、达标率更高),安全性更高。国内专家认为大概有12%的患者会出现HLA-B*阳性基因,其发生严重剥脱性皮炎的风险是阴性者的数百倍,这些患者应用别嘌呤醇治疗非常不安全。非布司他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可用于大部分患者。另外,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经肾脏排泄的别嘌呤醇时需按照肾功能不全程度减量。非布司他50%经肾脏排泄、50%经胆道排泄,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无需减量应用。
就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而言,我国应用较多的是苯溴马隆,国外则是丙磺舒。国内专家认为,这两种药物相比,苯溴马隆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与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相比,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应用时需注意患者有无尿路结石的存在,让患者注意多喝水,并适当碱化尿液。
在降尿酸治疗初期,降尿酸药物一般会选择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患者达标。当然,每例患者所需实现的达标水平并不一样。对于无痛风发作者,尿酸降至μmol/L即可;对于有痛风发作者,则需进一步降至μmol/L以下,这不仅为了避免未来痛风发作,还可使原来沉积在关节或皮下的尿酸逐渐排出,对后续治疗非常有帮助。另外,在降尿酸药物使用初期,由于尿酸水平存在波动,有些患者会出现痛风发作。因此,现在指南一般推荐在降尿酸治疗初期应用低剂量的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消炎镇痛药3~6个月来预防痛风发作。
一般来说,使用降尿酸药物将尿酸降到一定程度后,需要长期维持。但是,维持时不一定需要应用原来的剂量,可在患者尿酸水平达标后,逐渐降至最低有效剂量,然后长期维持。高尿酸血症属于代谢异常疾病,比较难以根治,需要像控制血糖及血压一样坚持长期治疗。
相关阅读
?中国药品评价高峰论坛开幕回顾
?CDEF访谈
母义明: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糖尿病》”
赞赏
长按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多少钱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y/17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