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中阳钢铁炼铁一厂重力除尘输灰管阀门突发一种被动局面,即一台新阀门上线不足8小时,阀体就会出现堵塞、破损等现象,造成了管道不畅、放灰时灰尘四溢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作业环境、生产稳顺。

“阀门消耗失控,必须快速扭转被动局面,控制住这成本‘高血压’。”m3高炉维修班的职工们主动出击,深入梳理问题,以求理清攻关的思路。从阀门的质量到重力除尘灰的成分再到氮气的压力,大家想出一个问题,便马不停蹄地展开试验、排查。结果,问题并未找准,但在对比中发现:之前下线的阀门,阀体破损的部位并不固定,而且,有一些并非因阀体破损而下线;而这一时期下线的阀门却存有诸多相似之处。例如,阀门下线都由阀体破损造成的,阀体磨损的部位一致且磨损程度相似,并且即使换新,阀门的最长在线时间也不超24小时。

针对这些发现,大家集思广益,把问题的根源锁定在输灰管上,判定是重力除尘输灰管形成了通道,致使除尘灰经过阀门时对其某一部位造成密集性、重复性磨擦,进而导致阀门使用寿命锐减。

“找准了问题、摸清了‘病灶’,只能算是确立了扭转被动局面的着力点。只有找出破解办法,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才能真正化被动为主动。”维修班的职工们开起了“诸葛会”。有的提议,充分利用检修时间,更换输灰管;有的提议,不间断敲击输灰管,使其在外力作用下振动而不形成通道……

这些建议都被否决,在大家看来,如果治标不治本,重力除尘输灰管用DN球阀就会成为这一环节的“出血点”。

可如何“治本”?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又有职工提议,在球阀上加装“短接”,这样一改,重力除尘灰进入阀门前需先经过“短接”。“短接”起到了改变输灰通道、降低重力除尘灰冲击强度的双重作用。

“即使过程中输灰管形成了通道,但重力除尘灰经过‘短接’后也会改变方向,只能是从球阀中心通过,这样就可避免对阀体、阀芯造成磨损。”这“金点子”一出,顿时让大家豁然开朗、愁眉展开。

小改造解决大难题、止住“出血点”。目前,此前的被动局面不复存在,已有效控制住了因DN球阀消耗失控而造成的成本“高血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zl/103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