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随着生活水平高,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节等因素造成越来越多的人患上“痛风”。那什么是痛风呢?
“痛风”主要是由于体内的嘌呤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导致人体内的尿酸的合成急剧增加或者是排出不及时,造成血尿酸浓度过高逐渐的引起的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除了饮食控制外,药物治疗是重要手段,由于痛风很难痊愈,一旦患病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服药,因此安全合理用药非常重要。但是有些患者对于痛风存在一些错误认知,以及对药物治疗的知识不足,不能正确使用药物而导致疾病不能控制,出现痛风急性发作,甚至出现并发症。
错误认识一痛风不是终身疾病,没有症状就可以停止治疗有些患者认为痛风不是终身疾病,症状消失了就没有事了。实际上痛风和一样慢性病如糖尿病,是无法完全根治的代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它的特点是间歇性发作,时发时止,间歇期越长,对身体损害越小;反之间歇性越短,发作越强,对身体损害也就越大。痛风无法“除根”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坚持不懈地进行饮食控制,辅以合理化的药物治疗,使血尿酸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并将发作次数降到最低,这样就可以享受与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质量。
错误认识二 痛风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自行用药痛风在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而且每种药物会产生不同的不良反应。抗痛风药物治疗过程中,需对病情注意观察,及时停药、减量或采取防治措施。如果患者自行更换药物或停药,甚至盲目听信一些虚假广告或偏方,可使病程迁延,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如果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失去治疗最佳时机,则可导致病情加重,以致痛风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患了痛风,必须找医生进行诊治,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生活方式改变,只有这样才能安全有效治疗,早日康复。
错误认识三 痛风急性期应使用降尿酸药物迅速把尿酸降至正常降尿酸药物如苯溴马隆、别嘌醇等不能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服用,因为开始治疗的阶段,随着组织中尿酸溶出,有可能加重病症。为了避免治疗初期痛风急性发作,在给药的最初几天可以合用秋水仙碱或抗炎药。请务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治疗期间需大量饮水以增加尿量(治疗初期饮水量不得少于1.5~2L/d),以免由于尿酸过多导致尿酸结晶。定期测量尿液的酸碱度,促进尿液碱化,可酌情给予碳酸氢钠或枸橼酸合剂,并注意酸碱平衡。患者尿液的pH应调节在6.5~6.8之间。在开始治疗时有大量尿酸随尿排出,因此在此时的用药量要小(起始剂量)。
“痛风”日常保健
第一:要注意避免受冷、过度疲劳、感染、外科手术、进餐过饱、饮酒等诱发因素。
第二:尽量避免摄入过多含嘌呤的食品(如海鲜,动物内脏等),控制体重。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减轻肾脏排泄蛋白质代谢产物的负担。
第三:尽量多饮水。必须使每天尿量至少保持在毫升以上,以利尿酸的排泄,保护肾脏。特别在炎热的夏季,尿量往往较少,故更应注意多饮水。
白癫风白癜风医生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zl/12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