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剑医案,杨丰整理评按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中说:“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为人子女,百善孝为先,奈何余自入云南中医学院研读中医四载,却未曾疗得亲人之疾,更别说救贫贱之厄。

余每回家,恰遇家父身体抱恙,心有力医治,而医术不足。家父本有痛风之疾,且好饮酒,余与母亲多次劝阻无效,故近年来家父痛风日渐频发。余不求悬壶济世、兼济天下,但求疗亲人之疾、治身侧患疾之人。

仲景言:“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宿疾。”所言之人乃今世之下众多生民也,家父亦为其中一者。家父因年少时未曾在意养生保性,多为风雨湿邪所侵,再加先天家族遗传,在而立之年即患痛风之疾,且愈年愈重。

家父每次发病,皆服“秋水仙碱”、“保泰松”等西药来治病,余每见此常心痛如割,担心家父身体受其不良影响。

无奈家父不喜吃中药,每每规劝家父吃中药,家父总说:“中药药慢效差,我们这些庄稼人哪来的时间去耗,一日不下地都不可。”余听及家父此话,更是心生愧疚,恨自己学艺不精,但念及激素之反作用,扔坚持不懈说服家父吃中药。

在多番争执规劝后,家父终于同意让自己为其施以针石汤药之疗,时余正读大三,技差识微,给处方之药竟疗效甚微(肿微消而痛未减),但针灸之法效果颇著。家父遂告停汤药,仅让自己施以针灸之术。

现在门诊跟诊我校汪剑老师,见老师用汤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之病人,往往三付药以内即症减,疗效甚佳,遂觉家父之病有望。亦自觉余昔日未曾辨证,只知有是症用是药,余亦重拾中药疗痛风之疾之信心。

现将汪老师门诊一病案整理于下:

患者谢某,男,38岁,于年5月12日至汪老师处就诊。自诉有痛风史,此次发作2日,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热痛,疼痛难忍。

诊查舌脉: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辨证考虑:寒湿阻络,气血不通。

处方:麻附细辛汤合四妙丸

按:

患者据其病史舌脉,辨证为寒湿痹症,方拟麻附细辛汤助阳解表,四妙丸清热除湿通络,再加独活、秦艽等祛风胜湿,威灵仙、徐长卿等祛风通络止痛。共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效。

年5月19日复诊,患者自诉服上方后,痛风已经好转,痛止,肿消。遂在拟四逆汤合五苓散巩固治疗。

按:

痹症多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临床多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甚则关节剧痛、肿大、强硬、变形为主要症状。该患者,由于季节因素湿性太重再加饮食不节诱发痛风。遂处以胜湿、祛风、止痛之疗法。

痛风乃当下众多民众之疾苦,西医在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时,多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此类药物多有损于人体肝肾功能。一般认为,以现在的医疗水平不论中西医皆无法根治痛风之疾。

但中医在治疗痛风方面却有独特的疗效,以辨证施治驱邪痛络、谨守病机为基本的原则,在临床亦有较好效果。汪老师门诊便有病人四年前痛风发作,服六付中药后,四年未发者。

当然,在处方用药治病的同时,亦应嘱患者在饮食及生活习惯上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调摄预防,以达未病先防,以病防变之效。

(云南中医学院级中医定向班杨丰)









































长沙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的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zl/15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