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老年聚集的同学聚会上,总会有人说自己患了痛风。通风是喜欢饮酒的人最害怕的疾病之一,恐怕有不少人会害怕自己患上痛风吧?有很多人因为害怕患痛风,控制饮酒量,避免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但是,只是控制饮酒量并没有什么意思,因为饮酒本身就是问题。下面,我们来解释一下饮酒和痛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
迎来中高年的大多数喜欢饮酒的男性,最最在意的应该就是尿酸值了。而提起尿酸值,最容易联想到的就是痛风。
你周围是否已经有痛风症状的人呢?但是酒瘾难戒,有的人或许一边吃药一边饮酒。甚至因为接待客户不得不陪酒,暗自隐忍疼痛的人也不在少数。
痛风的元凶是尿酸痛风的正确说法是“痛风关节炎”。血液中的尿酸结晶化,在关节处蓄积,引发关节炎,会引起脚趾、膝盖等部位的激烈疼痛。血液中的尿酸浓度(尿酸值)若升高,就容易引发痛风发作。健康者的尿酸值约为5.0~6.9mg/dL,当尿酸值超过7.0mg/dL时,被称为高尿酸血症。当超过该数值后,尿酸就容易结晶化,引发痛风的可能性就会增加。随着尿酸值越高,引发痛风的风险就越高,但是,并非尿酸值高者就都会发作痛风。
基于《高尿酸血症·痛风的治疗指南第2版》(日本痛风·核算代谢学会指南改订委员会)制作
痛风的元凶,其实就是形成尿酸的嘌呤。所以尿酸值高者,需要控制含有高嘌呤的食物和饮料。至今为止,“0嘌呤”的酒精饮料的诞生拯救了众多者,而这也表明了,许多人都认为,只要控制嘌呤的摄取,就可以不用患痛风了。比如,啤酒中含有的嘌呤量较多,那么只要控制啤酒的摄入量就OK。但是却并没有那么简单。比起控制和啤酒,饮酒本身才是问题。
痛风正在低年龄化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国民的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都随之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患上了痛风,高嘌呤饮食和饮酒成为痛风的最大诱因。据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万人,而且正以每年9.7%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预计年,痛风人数将达到1亿。现今痛风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是不可忽视的健康警示。
近几年来,患痛风的年龄层次有低龄化的倾向。以前常见60岁以上人群所患的痛风,现在30岁上下的低年龄段人的罹患率也在上升。此外,女性的痛风也在增加。通过雌性激素的运作,女性本身罹患痛风·高尿酸血症的风险非常低。但是,曾经“男性患者占99%的痛风”,现在女性的患者也在逐步增加。
来源于食物的嘌呤占20%尿酸由嘌呤生成,因此嘌呤的摄取量会对尿酸值造成一定影响。但是,你知道吗?在我们体内,有70~80%的嘌呤生成于体内,来源于食物的嘌呤仅占20%左右。饮食中摄取的嘌呤几乎不会对尿酸数值造成影响。
那么,嘌呤和尿酸有什么关系呢?是如何在体内生成的呢?嘌呤是尿酸的基础物质,由核酸(DNA、RNA)构成的物质之一,是细胞中必有的物质。嘌呤分为体内制作而成和由食物中摄入的两种,70%~80%是体内制作而成。而尿酸是体内嘌呤分解时产生的陈旧废物。
嘌呤在体内分解为尿酸共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因细胞的新陈代谢,细胞被破坏,细胞内的核酸流失到细胞外,最终分解成尿酸;嘌呤同样存在于活动身体之际所使用的ATP(三磷酸腺苷)物质中。ATP作为能量,是维持生命体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该ATP在活动时会被代谢为ADP(腺苷二磷酸),待人体安静时会再次恢复呈ATP(再合成)。但是若因激烈运动导致能量源的ATP大量运动,来不及再合成时,嘌呤会分解成尿酸。而担任将嘌呤分解为尿酸的器官是肝脏。分解后的尿酸大多运输至肾脏,通过尿液、粪便排出。
避免啤酒的方法没有错那么,既然80%的嘌呤都是由体内自动生产而成,而食物由来的嘌呤比例较少,那是不是就可以不注重饮食了?实际上,尿酸值低的人无需过度在意,而肥胖、尿酸值高者,受到饮食由来的嘌呤影响很大。尿酸值高者应当控制嘌呤的摄取,比如说啤酒、烧烤等高嘌呤的食物。
其中,啤酒中的酵母内含有嘌呤,在饮用后会导致尿酸值上升。曾有实验证明,在饮用常见啤酒后的3~4小时,尿酸值最多会上升30%。
酒精本身具有提高尿酸值的作用但是,只是控制啤酒是没有用的,这是因为酒精本身就是提高尿酸值的因素之一。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控制尿酸值,只要不饮用含嘌呤较多的啤酒就可以,其他酒类还是多少能够喝一点的。但实际上,酒精不仅会分解ATP,促进尿酸的产生,而且,在肝脏分解酒精时产生的乳酸,会降低肾脏排出尿酸的能力。此外,酒精还具有抑制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促进脱水。尿酸的70~80%通过尿液排出,但是若因为脱水导致排尿量减少,体内的尿酸值将会升高。
实际上,有研究表明,究竟摄取量越多,痛风的罹病风险就越高。酒精摄取量在30~49.9g时,风险约提高2倍。而1合日本或一瓶大罐装啤酒就含有约20g的纯酒精。也就是说,当饮用了2瓶啤酒或2合日本酒后,就提高了双倍的风险。而这些量,通常在开场的30分钟就可以被解决。
《高尿酸血症·痛风治疗指南第2版》(日本痛风·核酸代谢学会指南改定委员会)
高尿酸若放任不管,容易招致生活习惯疾病想必读者中有不少已经身患高尿酸血症了(尿酸值超过7.0mg/dL),或者有些人自身没有,但是家人患有痛风。实际上,即使尿酸值高,也未必会引发痛风。因此,可能有人就算尿酸值高,也放任不管。
但事实上,高尿酸的状态持续,很容易招致生活习惯疾病。尿酸值若上升,患代谢综合症的频率也会升高。而反推可以得知,患有代谢综合症的患者,大多数也处于尿酸值高的状态。
高尿酸血症患者,多见糖尿病、高血压、脂质异常症等并发疾病。而这些疾病最终会引起动脉硬化,提高心肌梗塞或脑梗塞的发病率。同时,还会导致肾功能下降,形成尿路结石。
在健康体检中,尿酸值若超过7.0mg/dL,进入危险领域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节酒。尿酸值下降,不仅痛风的罹病风险会降低,各种生活习惯疾病的风险也会下降。
改善高尿酸血症的要点尿酸值和生活习惯有着密切关系。为了改善尿酸值,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通过每天的坚持,降低尿酸值。若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尿酸值还不下降,则可能需要考虑药物疗法,进行治疗。
1控制热量,避免高嘌呤食物虽然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内的嘌呤仅占人体内总量的20%,但是仍然需要避免嘌呤较多的食物。在《高尿酸血症·痛风指南第2版》中,建议嘌呤的摄取量在mg/1天以下。此外,即使是同样的食材,不同的烹饪方法所产生的嘌呤量也不同,需要尽力避免烤、炸等高油烹饪方法。
此外,尿液若偏酸性,则尿液中的尿酸难以融化,容易形成尿结石。为了碱性化尿液,应当多吃一些海藻、蔬菜、水果等食物。
2控制饮酒量如前文所述,酒精会增加人体自身的尿酸产量,并降低排泄功能。因此,需要注意控制饮酒,即使不是高嘌呤的啤酒,也要注意量。为了控制尿酸值,需要注意每天的饮酒量外,还可以每周空出两天作为“休肝日”,让肝脏也能够得到充分地休息。
3为了排泄尿酸,摄取充足水分每当体内水分减少,尿酸值就会上升;同时,排泄的尿量减少,尿酸的排泄量也会减少。因此,体内的尿酸值会突然上升,容易引起痛风发作。为了避免这样的状态,需要少量多次的补充水份。
当我们感到口渴的时候,体内已经缺少水分了。每天建议摄取2L以上的水分,尿量增加,也可以避免尿路结石。建议饮用矿泉水和茶水,更容易补充水份。而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销售的清凉饮料、运动饮料其实含糖较多,热量也会上升,反而容易引起中风。
-END-
更多详情请拨打贵宾专线
--
或浏览官方网站
白癜风医院海口哪家好白癜风医院呼和浩特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zl/17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