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临床表现的痛风性肾病这类痛风患者一般症状都比较轻,平时也很少有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没有肾脏病的临床症状,尿常规检查正常,各项肾功能检查也在正常范围内。所以,临床上无法证实有痛风性肾病,只有做肾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检査才可确立诊断。
二,早期痛风性肾病表现一般也不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是在做尿常规检查时发现微量蛋白尿,而且呈间歇性特点。提示有早期痛风性肾病存在的敏感性检验指标,是血与尿中的β2-微球蛋白测定和尿中微量白蛋白测定。早期痛风性肾病当尿常规无蛋白尿时,尿中白蛋白与β2-微球蛋白即见增加,则表明有早期肾小球与肾小管功能受损。部分患者可出现夜尿增多、尿比重低等临床表现。
三,中期痛风性肾病表现进人此期的患者尿常规检查已有明显改变,蛋白尿变为持续性,尚可发现红细胞或者管型。患者可出现轻度水肿及低蛋白血症。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高血压、腰酸、乏力、头昏、头痛等症状。而且相关的肾功能检查,可发现轻至中度肾功能减退,但血中尿素氮与肌肝尚不会有明显升高。
四,晚期痛风性肾病表现水肿、高血压、低蛋白血症等更加明显,并可出现贫血。患者最突出的表现是肾功能不全的加重,尿量逐渐减少,尿素氮、肌酐进行性升高,出现明显的氮质血症。甚至可发展为尿毒症、肾功能衰竭,会大大影响生命质量。
痛风性肾病常伴痛风性关节炎,是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的炎症反应。对这类并发病或继发病的处理,可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按照不同证型论治,即是对病辨证论治。①风湿热毒、阻滞经络。拟祛风除湿、清热通络。药用石膏、知母、桂枝、赤芍、白芍、忍冬藤、海桐皮、甘草。
②湿热下注、络脉淤阻。拟清热利湿、化淤通络。药用苍术、黄柏、薏仁米、忍冬藤、牛膝、土茯苓、菝葜、晚蚕沙。
③肝肾亏虚、浊淤阻络。拟补益肝肾、化浊祛淤。药用狗脊、续断、牛膝、木瓜、杜仲、丹参、赤芍、地龙、水蛭、土茯苓。
④脾肾阳虚、寒湿淤滞。拟温补脾肾、祛湿化淤。药用党参、黄芪、肉桂、制川乌、制草乌、细辛、当归、赤芍、威灵仙、猪苓。
前两型多见于急性关节炎,后两型多见于慢性关节炎,当区分辨治。
更多痛风防治知识科普和中医痛风问题咨询,可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hl/100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