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规看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导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最主要临床特点包括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导致的关节畸形,痛风性肾病及肾尿酸结石。痛风最主要的发病因素是尿酸排泄障碍或尿酸生成增多。在当代,痛风业已成为了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那么,导致痛风的尿酸是如何产生的?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经肝脏氧化代谢产生的代谢物。在日常膳食中,摄入的嘌呤绝大部分都被代谢生成尿酸,代谢后生成的尿酸则主要通过肾脏和肠道排泄。当尿酸产生增多或者排泄减少时,尿酸便会在体内增多。

尿酸的产生与排泄

临床上,血清尿酸水平μmol/L(约7mg/dl),称为高尿酸血症。而当尿酸过高,以至于析出尿酸结晶沉积于关节、组织中造成炎症及多种损害时,则称为痛风。严重的痛风患者还能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最终可能危及生命。Meta分析显示,中国高尿酸血症总体患病率为13.3%,痛风患病率可达1.1%,成为继糖尿病之后的又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国内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地图(LiuR.etal,.点击可看大图)

高尿酸及痛风的病因可以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病因包括特发性尿酸增多症(大部分病因不明,部分有高尿酸家族史,极少数由遗传因素引起)、嘌呤摄入过多及肥胖等。继发性病因包括血液系统肿瘤化疗后、肾功能不全或肾小管功能障碍、药物作用、体内有机酸产生过量(如代谢性酸中毒)等。归纳而言,导致高尿酸症及痛风的因素可归纳为遗传因素、疾病因素及营养因素。对于痛风,整个疾病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4期: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即高尿酸血症,此时尚未出现尿酸结晶沉淀;无症状尿酸盐结晶沉淀期;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及发作间期;进展期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包括痛风石形成及骨破坏等),整个疾病从高尿酸血症开始逐步发展。显然,对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控制饮食中的嘌呤摄入可以降低血液中尿酸水平,减少后续发展为痛风或痛风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的次数。对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而言,积极的膳食干预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预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膳食指导的总原则包括:

采用个体化原则

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及良好的生活方式

限制高嘌呤食物

控制能量及营养素供能比例

保持健康体重

配合规律的降尿酸药物治疗

定期监测随诊

1采用个体化原则采用个体化原则,指的是要采用适合个体的营养干预策略,不能一概而论。2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及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的饮食习惯与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采用定时定量进餐及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限制蛋白质摄入,少吃盐和刺激性调味品;足量饮水(茶与咖啡视个人情况适量饮用);不要暴饮暴食或一餐中进食大量肉类;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3限制高嘌呤食物对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患者,高嘌呤(mg/kg)的食物是要严格限制,含中等嘌呤的食物(25-mg/kg)在痛风缓解期以及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可以适当食用,低嘌呤食物(25mg/kg)在非急性期可以自由食用。4控制能量及营养素供能比例,保持健康体重对于痛风患者,特别是伴有肥胖的患者,应该限制能量与脂肪的摄入,但要避免过度或过激的节食引起的饥饿性酮症,尽量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使体重降至正常,同时保证糖类(主食中的糖类)摄入比例充足。5配合规律的降尿酸药物治疗及定期随诊对于处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及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饮食干预只能减少体内尿酸的生成量,对于关节内因痛风结晶引起的炎症是没有办法缓解的,一定要通过药物治疗才能缓解症状。另外,尿酸水平太高或医生建议采用药物治疗时也应采用药物治疗。因此,在进行饮食干预的同时,也一定要遵医嘱服药。此外,定期复查体检有助于了解体内尿酸的变化情况及病情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与饮食方案才能更好的控制痛风,改善生活质量。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具体的膳食策略:

限制高嘌呤类食物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应该长期控制嘌呤摄入。痛风急性期患者应严格控制嘌呤摄入小于mg/d。可以选择低嘌呤食物(25mg/g)。缓解期可以适当放开嘌呤摄入,限量食用中嘌呤食物(25-10mg/g),且食用前应考虑用水煮等方式适当去掉食物中的嘌呤;低嘌呤食物可以自由食用,但要避免食用高嘌呤(mg/g)的食物。常见的低、中、高嘌呤食物见文末。低能量饮食痛风患者多数伴有超重及肥胖的情况。对于痛风合并肥胖的患者,应限制总能量的摄入,总能量摄入应该比正常体重者少10%-15%。但是,超重患者减重和减少能量摄入应该循序渐进,从正常体重饮食开始逐步减少,否则,体脂分解过快会引起酮血症,抑制尿酸排泄。此外,运动也要适量,避免剧烈运动引起乳酸堆积,也会抑制尿酸排泄。低蛋白饮食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应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能够控制嘌呤的摄取,蛋白质摄入量为50-70g/d或者0.8-1.0g/(kg?d),可以选用乳类、鸡蛋、干酪(即奶酪)等低嘌呤优质蛋白质,以及含蛋白较多的土豆、西兰花等,豆制品也可以食用。鱼、禽、畜肉因嘌呤较高,应限量食用。每日可以食用鱼、禽、畜肉共60-90g,肉应在煮后弃汤食用,急性期时禁食。痛风性肾病患者应根据血浆蛋白质水平及尿蛋白水平适当增加蛋白质补充,但肾功能不全,尤其是氮质血症时,应该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低脂肪饮食脂肪会限制尿酸排泄,因此应减少脂肪摄取,每日摄入40-50g,并应尽量采用蒸煮、炖、焖、卤(弃汤)、煲、灼等用油少的烹饪方式。合理供给糖类糖类(不是白砂糖、糖果等精制糖,主要指淀粉等需要被消化的糖类)具有抗生酮作用,也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因此糖类的摄入可以保持正常比例,占总能量摄入的55-65%。但应特别注意,要限制果糖的摄入,因为果糖代谢能使尿酸生成增多。充足维生素及矿物质供给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族(B1、B2、B12)及维生素C应足量供给。应多食用蔬菜类(按鲜重计算,每日蔬菜摄入应达到1斤或更多)以及水果类(但柑橘类水果要尽量少吃),以补充维生素,但水果不可太熟太甜,以防止摄入过多的果糖。此外,痛风病人应该限制盐的摄入,尤其是患高血压、肾病的痛风患者。盐的摄入量应小于5g。足量饮水每日饮水-ml(8杯水以上),但肾功能不全患者应该限制水的摄入量。可在睡前适当饮水,以及半夜饮水,防止尿液浓缩。限制刺激性食物痛风及高尿酸患者应该限制乙醇摄入,急性期患者禁止摄入酒精。因为酒精会使乳酸生成增多,抑制尿酸排泄。此外,强烈的香料、辛辣调料也不宜食用,因为辛辣食物有可能会加重急性期炎症反应。茶、可可和咖啡可以适当饮用。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推文封面图片来源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hl/100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