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看得好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痛风是一种尿酸盐晶体在关节和其他组织中沉积所致的晶体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近年来,高尿酸血症/痛风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及年轻化趋势,且与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是继“三高”之后的第四高。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痛风表现为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等,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

未经规范治疗的患者,尿酸的清除速度长期慢于产生速度,尿酸盐晶体沉积在软骨、滑膜、肌腱、软组织及其他任何地方,形成痛风石。

痛风石可造成不可逆性的骨质破坏和关节损害,或压迫神经引起腕管综合征、神经根病,也可在皮肤破溃后发生感染。合并痛风石者生命质量明显下降。

图片来源:百度搜索

1得了痛风石怎么办?        

1、非药物治疗

建议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包括:

①戒烟、限酒;

②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③减少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

④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

⑤大量饮水(每日ml以上);

⑥控制体重;

⑦规律饮食和作息;

⑧规律运动,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

国外研究表明进行充分的患者教育并安排研究护士进行患者管理可以大大提高降尿酸药物治疗的依从性,随访2年将有超过90%的患者血尿酸达标并使80%的痛风患者的痛风石溶解。

2、药物治疗

通过降尿酸药物使痛风石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降至μmol/L以下(目标值)并长期维持被广范接受。

目前国内可以选择的药物为别嘌醇、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

单药最大剂量(别嘌醇0.6g/d,非布司他80mg/d,苯溴马隆mg/d)血尿酸仍未达标者可以联合用药,因可能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及某些药物使用禁忌症情况,如别嘌醇可出现别嘌醇超敏反应综合征,应小剂量起始,逐渐增加剂量,在使用别嘌醇前行HLA-B58*01基因检测,阳性者避免使用可以减少超敏反应综合征。

非布司他在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可能会增加死亡率,在此类患者慎用。

苯溴马隆可导致尿路结石,有尿路结石者应避免使用,严重肾功能不全者无效,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降尿酸药。

对于痛风合并高血压者可以使用氯沙坦,合并血脂异常者使用非诺贝特、阿托伐他汀,合并糖尿病者使用钠-葡萄糖转运蛋白2抑制剂均可以辅助降尿酸。

痛风石性痛风患者痛风发作可予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如单药无效可考虑联合治疗,如秋水仙碱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联合局部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

为预防痛风急性发作,建议长期服用小剂量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预防痛风发作,直至痛风石完全溶解

3、外科治疗

痛风石的外科治疗适应证应严格把握。

目前的降尿酸药物足以使大部分患者血尿酸达标并溶解痛风石。外科治疗痛风石多为小样本的系列病例报道或个案报道,且结局各异。外科治疗还存在伤口难以愈合、感染风险。因此不应该仅仅为了减少尿酸池而行手术治疗。

关于痛风外科治疗手术指征,中国高尿酸血症多学科专家共识建议痛风石较大、压迫神经或痛风石破溃、经久不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并根据痛风石的硬度和关节受累程度确定手术方式。术后也应强调规范降尿酸治疗使血尿酸水平维持在μmol/L以下。

2痛风可以治疗吗?        我们知道,痛风由于是长期体内尿酸增高的结果,痛风患者通过饮食和药物治疗后,使体内尿酸浓度降低,并且最重要的是将原先沉积在体内的尿酸结晶溶解后,如果坚持健康生活方式,那么是完全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痛风的。

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定期检查

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如出现皮疹,则应及时停药和就医。

生活中注意避免下列情况

1.不要快速降尿酸药:尿酸突然下降→痛风发作;

2.部分药药物可致痛风发作;

利尿药、吡嗪酰胺、阿司匹林可减少肾脏尿酸排泄/尿酸生成过多可致痛风发作;

3.暴饮暴食摄入大量的嘌呤可致痛风发作;

4.大量饮酒,产生大量嘌呤/乳酸合成增多/肾脏排泄减少,血尿酸升高/溶解度下降可致痛风发作;

5.过度饥饿,乳酸、有机酸产生过多,PH下降,尿酸溶解度下降/肾排泄尿酸减少,血尿酸升高可致痛风发作;

6.剧烈运动/无氧运动,乳酸产生增加,PH下降,尿酸溶解度下降/肾排泄尿酸减少,血尿酸升高可致痛风发作;

7.夏天吹空调/冬天手足受凉,手足关节局部血循环缓慢/温度下降,血液流速减低/温度变化溶解度下降,血尿酸容易沉积在关节等处可致痛风发作;

8.凌晨→夜间皮质激素低谷;睡眠时体温降低(四肢可低到30℃);夜间缺水;可致痛风发作;

9.长途步行/扭伤,诱发关节内肿胀、积液增多,休息时关节滑液中的游离水分很快流失,关节滑液内尿酸盐水平突然升高可致痛风发作;

10.应激状态/精神紧张(过度悲伤、恐惧、沮丧、紧张等应激事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血尿酸排泄增多/内环境变化可致痛风发作;

11.过度疲劳及作息紊乱,机体能量消耗殆尽、代谢产物堆积,血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升高可致痛风发作;

12.过度摄入含果糖食物,果糖代谢产生大量嘌呤/影响尿酸排泄,血尿酸骤然升高可致痛风发作;

3常见的痛风治疗误区        

误区一:痛风需要治疗,而高尿酸血症无需治疗

除了痛风,长期高尿酸血症会引起和加重其他多脏器损伤。高尿酸血症是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高尿酸血症是需要治疗的。生活方式的干预是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基础。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或血尿酸>μmol/L的患者建议行药物干预。反之,建议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若无效则加用药物。

误区二:忌口就可以避免吃药

尿酸是嘌呤转化而来,正常情况下,血尿酸的20%来自饮食中的嘌呤转化,而80%为体内嘌呤转化。因此,即使严格的限制嘌呤饮食,仅仅能阻断20%的嘌呤转化,不能良好地控制血尿酸。

总之,痛风患者需要建立全程健康管理理念,首先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及良好的生活方式,其次要选择合适的药物控制,最后要长期门诊复查随访,痛风石患者血尿酸长期维持在μmol/L以下可溶解痛风石,有效改善生命质量,防止严重并发症,延长寿命。

资料来源于:汕头市龙湖区疾控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hl/100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