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外用 http://pf.39.net/bdfyy/bdflx/190322/6985657.html

痛风(gout)是因血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内而引发的一种疾病,沉积的结晶导致关节内和关节周围出现疼痛性炎症发作。

痛风见于世界各地,受地域、民族、饮食习惯影响。目前我国痛风的患病率为1%~3%,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一数据呈逐年上升趋势。下面我们来阵列关于痛风的谣言。

谣言01:尿酸高不能喝啤酒,喝点白酒没关系。

痛风的患者应该避免饮酒,包括啤酒、白酒、黄酒。与不摄入啤酒相比,每日饮用啤酒者新发痛风的风险增高到2.5倍。有研究发现,与痛风前24小时内不饮酒相比,痛风发作前24小时内酒精摄入量与痛风发作的风险呈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对于葡萄酒的证据目前并不十分明确,甚至有些学者指出,适当饮用葡萄酒可能不会增加新发痛风的风险。但任何含酒精的东西都会促发痛风的发作,酒精虽然含嘌呤较低,但酒精能影响尿酸在体内的代谢,基于这种理论,建议痛风的患者任何酒都不能喝,包括葡萄酒。

谣言02:喝茶能降尿酸!某某牌子的茶叶有降尿酸奇效!

痛风喝降酸茶不管用。降酸茶只能算是一种代茶饮品,并不是药物,而痛风需要应用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尤其是降尿酸一定要应用规范的降尿酸药物。

谣言03:痛风发作时查尿酸正常,说明我不是痛风,是误诊。虽说多数患者发作痛风时尿酸是高的,但是却有一部分患者在急性发作期查是正常。主要原因是①发作期间身体做出一些快速反应,降低了尿酸水平。②发作期间疼痛难忍,患者减少了导致尿酸高的行为,比如不再继续吃高嘌呤食物、卧床休息等等。

谣言04:痛风患者不能吃豆制品。痛风病人能不能吃豆制品,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决定。因为豆制品不属于高嘌呤食物,而是中嘌呤的食物。它相对于更健康的燕麦等低嘌呤食物,在体内代谢后产生的嘌呤会相对多一些。有些病人吃了以后会引起痛风发作,但是有些人吃了不发作。

谣言05:痛风不能喝酒,那就来点饮料吧。近几年果糖对尿酸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已经失实锤证实。果糖不仅能够增加内源性嘌呤的生成,还会影响尿酸的排泄。而果糖和果葡糖浆,作为众多饮料、甜品的添加剂,被广泛应用。据研究,饮料诱发痛风的危险系数和啤酒相等,高于白酒。所以乖乖喝水吧。

谣言06:痛风的人不能吃菠菜、花菜,因为这些菜高嘌呤。植物性食物当中的嘌呤,几乎不会影响尿酸,蔬菜还可以降尿酸。所以,绿叶蔬菜可以食用。

谣言07:尿酸高的人不能喝咖啡。研究的咖啡是没有添加糖和植脂末的,这不符合中国大多数人喝咖啡的习惯。因此不需要刻意的去培养喝咖啡的习惯,只要知道,他对尿酸无害就够了。

谣言08:得了痛风,严格控制饮食就够了。近期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表明,饮食控制对尿酸的影响远远不及遗传因素。因此尿酸高了,尤其是痛风发作过的,该用药用药,饮食控制,作用有限。

谣言09:多吃大蒜、生姜可以降低尿酸,控制痛风。

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表明这两样食物能够降低尿酸,控制痛风。所以,不信谣,不传谣!

谣言10:尿酸高的人不能喝牛奶。

如果你喝的是乳饮料,就等同于饮料了,那是万万不可的。但是牛奶会降低血清尿酸,那是“友军”了。

谣言11:痛风患者应该多运动,马拉松,健身房,挥汗如雨,有助于降尿酸。

痛风患者在病情稳定期,建议每天做规律的体育运动,比如慢跑,慢走,自行车,练太极拳等。每次的运动时间在40-50分钟左右即可,不建议患者做剧烈的运动。剧烈的运动也会诱发通风。

谣言12:痛风就是发作时候把疼止住就行了,不发作不用药。

痛风是尿酸盐结晶诱发的免疫反应,刺激机体发作急性晶体性滑膜炎。把疼止住了,这是把炎症压下去了,尿酸水平仍然居高不下,尿酸盐结晶仍然在不断的沉积到关节当中,那么一旦有了诱发因素,还容易痛风发作。

谣言13:痛风发作,就用青霉素,头孢来消炎就行。

痛风是由尿酸盐结晶引起的,一组无菌性的炎症,而青霉素头孢都是抗生素,是杀细菌的。痛风发作时所说的消炎药,实际上是一组叫做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的药物,包括依托考西、塞来昔布、扶他林、布洛芬等等。

谣言14:降尿酸药都有副作用,最好不吃。

降尿酸的药物副作用大,也是需要服用的。因为药物既然存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而且俗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所以,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治疗。而且,医生往往会监测这些不良反应,针对常见的一些副作用,往往会定期复查相关的指标。所以,只要在医生的掌控之内,正规用药治疗就可以了。不能因为惧怕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服用,这样很难达到治疗目的的。

谣言15:秋水仙碱副作用大,目前已经淘汰。

秋水仙碱在临床上面主要是用来治疗因为痛风而导致的疼痛,服用时间不是很长的病人,它的副作用可能就不是很明显。目前临床上秋水仙碱仍然是比较经典的,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的药物。以往应用秋水仙碱副作用大,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剂量用的过大。现在中外指南认为:小剂量秋水仙碱,所起的作用和大剂量差不多,但是大大降低了副作用发生的情况。小剂量秋水仙碱仍然被各国指南所推荐用于急性痛风的症状控制。

谣言16:非布司他副作用小,是治疗痛风的好药,首选药。

目前临床上面我们常用的降尿酸药物有两大类,第一类是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有非布司他和别嘌呤醇。第二类我们称之为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叫苯溴马隆。非布司他一般来说都比较安全,但是它的主要副作用是可以增加心血管死亡的风险,还有就是肝功能的异常。是药三分毒,选择药品最好还是听从医师的建议。

谣言17:日本的帝人痛风是日本降尿酸神药。

这个帝人痛风不过是日本的非布司他罢了。

谣言18:痛风发作了能忍尽量忍,实在不行再用药。

在痛风急性发作期,要想快速控制症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超早期用药。也就是第一时间要把药用上,越早用,控制症状越有利。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痛风诊疗指南,都强调,最好在12小时以内,最多24小时以内,就把控制症状的药物用上。

谣言19:痛风发作了,赶紧用非布司他/别嘌醇/苯溴马隆。

这三种药都是降尿酸的药,除非平时一直规律服用,否则在痛风发作期间开始使用,反而会增加复发和疼痛迁延的几率。正确的做法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止痛药或者秋水仙碱或者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而等到症状完全缓解,最好两周后,开始启用降尿酸药物,并最好配合使用止痛药或秋水仙碱3~6个月,以预防痛风发作。

谣言20:吃药把尿酸控制正常了,就可以停药了。

这是一个误区!而在治疗期间,尿酸可能是波动的,你再一次去测,可能正常,下一次测就未必正常。就算反复测都正常,停药之后可能就不正常了。

谣言21:女人得痛风的少,可以高枕无忧了。痛风的确是男多女少,这主要是因为女性有雌激素的保护,雌激素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因此,绝经前的妇女,一般比同龄男性尿酸值水平低60umol/L左右。但是女人一旦绝经,女性雌激素水平断崖式下降,尿酸逐渐增加到同龄男性的水平。因此绝经后妇女,痛风发病率也和男性差不了多少了。所以高枕无忧是不可能了。

谣言22:尿酸化验单的正常值上限是,所以只要用药把尿酸降到就行了。umol/L,一般认识是指的尿酸在37℃体温下在血液中的最大溶解度。但是我们人体的很多关节,由于皮包骨头,在自然环境中,温度常常低于体温。要想避免尿酸盐的沉积,甚至还想让已经沉积的尿酸盐结晶逐渐溶解,就需要把尿酸长期稳定的控制在umol/L以下,对于部分痛风严重的患者,还需要降到umol/L以下。

谣言23:有些秘方、偏方治疗痛风效果很好,据说纯天然,可以长期用。这些很多都掺和有激素。医生给你用激素,一般就用三五天,副作用都在可控范围内。但是那些道听途说的药,大部分都是不利的,都是商家为了盈利的噱头。

谣言24:碳酸氢钠是碱性的,可以降尿酸。碳酸氢钠是碱性的不假,但是它的作用可不是降尿酸,而是碱化尿液,增加尿中尿酸的溶解度,让更多的尿酸能够随小便排出,并且防止尿酸结石的形成。但是尿液也不是越碱化越好,PH值>6.9,钙盐和镁盐就开始容易产生结石了。因为应用碳酸氢钠应该遵医嘱,定期查尿常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hl/998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