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急性发作期,推荐尽早使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NSAID(足量、短疗程),对上述药物不耐受、疗效不佳或存在禁忌的患者,推荐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1B);
·
·
有消化道出血风险或需长期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建议优先考虑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2B);
·
·
痛风急性发作累及多关节、大关节或合并全身症状的患者,建议首选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2B);
·
·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7分,或≥2个大关节受累,或多关节炎,或一种药物疗效差的患者,建议两种抗炎镇痛药物联合治疗,如小剂量秋水仙碱与NSAID或小剂量秋水仙碱与全身糖皮质激素联用(2C)。
·
痛风急性发作的抗炎镇痛治疗各国指南、共识推荐意见基本相似。秋水仙碱是第一个用于痛风抗炎镇痛治疗的药物,目前仍是痛风急性发作的一线用药。研究显示,与大剂量用药相比,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同样有效,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67]。因此推荐急性痛风发作时,秋水仙碱首剂1mg,1h后追加0.5mg,12h后改为0.5mgqd或bid。
秋水仙碱与下面药物同时使用,需要减量
秋水仙碱是CYP3A4和P-糖蛋白的底物,在CYP3A4或P-糖蛋白抑制剂存在时,血液中秋水仙碱的浓度增加。因此正在使用P-糖蛋白或强效CYP3A4抑制剂(如酮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环孢素、那非那韦、利托那韦、地尔硫卓、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等)及经CYP3A4代谢的药物(如他汀类降脂药)的患者,慎用秋水仙碱或减量使用。
CK24:秋水仙碱用于治疗痛风发作
·
研究证明,低剂量秋水仙碱(1.2mg,1小时后0.6mg)优于高剂量秋水仙碱,因为副作用少得多,但获益相似(Terkeltaub,R.etal.Highversuslowdosingoforalcolchicineforearlyacutegoutflare.ArthritisRheum.62,–())
在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的痛风指南中也强烈推荐低剂量秋水仙碱进行治疗;
·
·
肾功能受损的患者或接受细胞色素PA4(CYP3A4)或P-糖蛋白(也称为MDR1)抑制剂的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降低秋水仙碱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