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属于代谢性疾病,是由于嘌呤这种物质长期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从而引起血液中的尿酸增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关节炎、肾结石等表现的一组异质性疾病。
根据病史,临床上将痛风分为四个阶段: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痛风急性发作期、无症状的间歇期、慢性痛风期。
1、无症状高尿酸症期
一般男性尿酸值超过μmol/L,女性超过μmol/L,就可以称之为高尿酸血症了,在这个时期,身体还未有痛风的状况出现。
如果发现高尿酸血症,可根据自身情况,分析高尿酸产生的原因:不爱喝水的朋友,应当注意多喝水,爱吃高嘌呤食物的朋友,应当注意调整饮食结构,肥胖的朋友应当控制好体重,喜欢喝酒的,应当限制饮酒。
也要注意日常服用的药物,特别是长期服用的药物,如利尿剂类的降压药、降血脂的烟酸类药物等,都可能导致尿酸升高。
并非高尿酸血症都一定会发展成痛风,但尿酸长期偏高,特别是高于μmol/L的情况,痛风发作的风险高,应当多注意。
2、痛风急性发作期
痛风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突然剧烈疼痛,大多数病人是在睡梦中像被刀割般的疼痛所惊醒,最常见的疼痛部位是发生在单侧脚拇指关节,活动不能,关节红肿,发热等症状。
在此期间,一般推荐使用非甾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以缓解疼痛炎症治疗为主,在此期间不建议服用降尿酸药物进行治疗。
一般情况下,用药1~2周症状可缓解,进入痛风间歇期。
3、无症状的间歇期
痛风发作一般呈非持续性,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在两次急性痛风发作之间的病情稳定期,叫做无症状的间歇期,短则数周,长则数十年。
在间歇期,更应该控制好尿酸和避免发作的诱因。对于顽固性高尿酸患者,应服药控制尿酸,将尿酸值控制在μmol/L以下,可以大大减少痛风的发作几率。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诱发痛风的饮食,避免过度饮酒,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受凉,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等相关疾病,都能避免痛风的再次发作。
4、慢性痛风期
如果控制不好,导致急性痛风反复频繁发作,就会慢慢病情加重,病程延长,最终发展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慢性期痛风病患者往往伴有慢性关节炎,痛风石,尿酸结石和肾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影响日常的正常关节活动,导致行动受限,甚至引发肾脏衰竭等问题。
慢性期也应注意服药和生活调节控制尿酸,尽量维持尿酸的健康值,同时注意保护肾功能,减少痛风性肾病的发作。
痛风,大家不陌生,在现代社会中它是一种发病率非常高的代谢性疾病,同时痛风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因为发病部位主要是人体关节,因此一旦得了痛风,会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我院陈建春主任提醒,治疗一定要趁早,医院寻求专业帮助,不可盲目拖延,后悔莫及。
活动公告为了让更多的痛风患者及时得到救治,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协会痹症医院在“世界痛风日”来临之际共同发起了西南地区痛风病普查活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痛风病的重要性,增强及传播痛风病的防治知识,让更多患者及时得到检查治疗,为广大痛风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公益检查。
发起单位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协会痹症专委会、医院活动内容10元痛风专项公益普查:普查项目包含肝功能检测、肾功能检测、血常规检测、体格检查。
20元尿酸检查:对于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及有疑似痛风症状的人群,尿酸检查免费。
3贫困救助: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的痛风患者,可以在评估符合救助条件后,申请救助金额为元-元不等。
4痛风知识普及:专业医生进行痛风疾病知识普及,进一步提高群众对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认识,规范痛风患者的自我管理与治疗。
公益普查提示1
尿酸检查是痛风检查的硬指标,对于确诊疾病及严重程度起到关键;痛风专项公益普查项目能检查痛风多项指数高、低,直接影响着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病情发展程度检查明确病情发展程度,能帮助患者避免致残瘫痪的发生。2
到院后,按患者预约先后顺序进行有序检查,检查当日早上,请注意空腹。3
检查后,经筛查凡病情严重、复杂,需要进行住院治疗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痛风患者,可以在评估符合救助条件后,获得“四川省慈善总会·风湿患者生活援助项目”提供的元-元不等限额生活救助。风湿关节病特需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f/100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