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不是一种病,是一串病!

我们常说,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命,而痛风的疼痛,比牙痛还要厉害十倍。有人这样比喻痛风:就像被咬住了脚!

来自成县沙坝镇桦树村的陈大爷,今年已经73岁,4年前突发第一跖趾关节及双侧踝关节红肿热痛,他并未重视,后渐累及趾指各关节,同时伴关节功能障碍,疼痛发作时不能屈伸,关节畸形变硬,近半年前症状更为为明显,左侧外踝关节出现溃烂,疼痛难忍。年4月17日来我院骨科门诊就诊,门诊检查后以“1双手、双足痛风石并感染;2双膝关节炎”收治入院。经我院骨外科任主任及科室医生病例讨论,结合病人意愿决定手术切除痛风结石。

年4月19日10时30分开始手术,由于陈大爷痛风石双手及双足小关节多发痛风结石,所以手术进展格外细致,在我院骨外科几位同事的共同努力下,下午两点陈大爷顺利完成手术被推回了病房。

痛风,疼起来像老虎在关节咬了一口!

痛风,俗称“白虎历节”。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痛风发作起来,就像“老虎在咬关节”一样。其实,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这种尿酸钠结晶沉积于软组织,引起慢性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结石。痛风结石最常见于耳轮,亦多见于踇趾的第一跖趾关节、指、腕、肘及膝关节等处,多见于起病后的某个时期,平均为10年左右。血尿酸浓度越高,病程越长,发生痛风结石的机会越多。由于痛风病人得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所以痛风结石的出现已见减少。但是陈大爷由于没有重视自己的疾病,从未系统检查诊疗,所以受了4年白虎历节一般的疼痛!

8类人必须警惕高尿酸症

如果能早检测血尿酸浓度,疾病是可防治的。以下8类人群应定期监测血尿酸浓度:

1.60岁以上的人群。 2..肥胖的中年男性及绝经期后的女性。

3.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病人。

4.糖尿病(主要是2型糖尿病)。

5.原因未明的关节炎,尤其是中年以上的患者,以单关节炎发作为特征。

6.肾结石,尤其是多发性肾结石及双侧肾结石患者。

7.有痛风家族史的人。

8.爱喝酒吃肉中老年人群。

凡属于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医院查查尿酸。如果首次检查血尿酸正常,也不能轻易排除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可能性,应至少每年健康体检一次。饮食5禁忌

1.避免高嘌呤食物

想让尿酸降下来,首先应该避免高嘌呤饮食。高嘌呤食物,高尿酸和痛风的人应该完全避免;中嘌呤食物,应该严格限量,在急性发作期不能食用;低嘌呤食物,可以放心食用。

2.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

降低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维持适合的体重。

3.远离酒精

酒精在体内转变成乙酸,可以抑制尿酸在肾脏的排泄,所以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尽量不要饮酒。痛风急性发作期、药物控制不佳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应禁酒。4.多喝水、多排尿

多喝水、多排尿有助于增加尿酸的排泄,稀释尿液,减少尿酸盐在肾脏和尿路的沉积。每天的饮水量最好达到毫升以上,保证尿量在毫升以上。 

5.低盐、低糖饮食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建议每天食盐用量不超过6克(约1啤酒瓶盖)。此外,忌暴饮暴食、忌辛辣、忌过度疲劳、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也是降低血尿酸的有利方式。

痛风不容忽视,如果陈大爷早期防治,就不会有4年时间如在刀尖上行走一般的痛苦!我院秉着一切为病人服务的宗旨,热情迎来蹒跚友,高兴送归健步人。如有疑惑,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f/101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