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及饮食结构的逐渐改变,痛风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每年因疗法不当或因治疗时间太长导致痛风致残人数居高不下,痛风在我国正在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号代谢疾病。

如何让痛风患者了解该病的基本知识,并能长年坚持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享受和正常人一样优质生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痛风”真不是小“病”。

什么是痛风?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本病以关节液和痛风石中可找到有双折光性的单水尿酸钠结晶为其特点。

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严重者见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常伴尿酸性尿路结石。

痛风有哪些常见症状?

关节疼痛急性发作,是急性痛风的典型症状,典型患者多于午夜起病,起病急骤,剧痛而惊醒,首次急性发作大多表现为第一大脚趾,其次是踝关节和足背、膝关节等部位,但是,还有一小部分患者表现为手腕、手指、肘、肩及腰椎等部位。

得了痛风怎么治疗?第一步:找经验丰富的风湿科医生诊治

慢性痛风患者由于大量痛风石广泛沉积,全身大、小关节均可受累,容易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腱鞘囊肿等,给诊断造成了一定困难,这就需要有经验的风湿科医生诊治。

第二步:关节超声迅速确诊

现在我们通过无创便捷的关节超声就可以识别尿酸盐结晶的沉积——“双轨征”,可以迅速确诊痛风。同时关节超声对痛风石、尿酸乳及骨侵蚀都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对及时诊治痛风、监测痛风疗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步:对症治疗

痛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属中医“痹证”范畴。病因病机在于素体湿热偏盛,饮食不节,以致湿热内生,故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表现为局部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口苦、小便黄、大便结或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等湿热瘀滞的表现,因此,当急性发作时的治疗多以清热化湿浊为主。八正散(清淋颗粒)为治疗热淋常用方,方中木通、车前子、滑石、扁蓄、清热利湿解毒;利水除湿,清热消肿;清热解毒而通络止痛;栀子、大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泻下通便,可迅速减轻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全方合用,共奏清热利湿、祛瘀通络止痛之效。能使患者尿量明显增加,使湿热从小便而出,促进尿酸排泄。本研究观察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93.3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说明八正散(清淋颗粒)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与秋水仙碱加别嘌醇一样具有疗效。比较临床治愈率的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高,血尿酸恢复结果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大多在1周内关节红肿热痛症状缓解或消失,说明应用中药八正散(清淋颗粒)加减可尽快促使尿酸排泄,缓解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且服药时无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复查无损害。提示中药八正散加减治疗本病具有良好疗效,较西药副作用少,病人易于耐受和接受。对照组服秋水仙碱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有2例转氨酶升高,患者不易接受和坚持。另外,痛风与代谢有关,在治疗的同时嘱患者注意饮食起居,多饮水,促进尿酸的排泄,急性期卧床休息,忌饮酒及进食高嘌呤饮料。

痛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所有治疗均为对症疗法。无肾功能损害或关节畸形者经有效治疗一般都能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更不会影响寿命。但如果治疗不当,急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可引起较大痛苦,伴有关节畸形和肾石病者则生活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肾功能损害严重者,预后较差。

因此,当出现关节肿痛,怀疑痛风时,医院风湿科就诊,实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极大地改善关节疼痛症状,缓解关节损伤程度,避免不必要的关节损害,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

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做到积极疾病预防,坚持生活作息规律,多吃新鲜蔬菜,避免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如:肉类、海鲜和动物内脏等);保证正常饮水量,少喝富含果糖饮料;少酒禁烟;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肥胖;规律运动,防止剧烈运动或突然受凉等。

最后,套用一句古诗词送给大家:治痛风,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f/102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