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属于中医“痹证”等范畴,中医治疗痛风的中药有很多。需辨证论治,分型治疗。宋跃进教授认为,痛风虽为痹痛,实际上大多是肝脾肾功能失调,升降失常,气血失和所致的全身性疾病。经过中医临床数40余年的潜心研究和医疗实践,宋跃进教授总结出一套独特的“诚顺和中医排脓降酸法”,让痛风患者特别是老痛风患者走出疾病反复发作的困境。
“诚顺和中医排脓降酸法”是经过中医望闻问切后,辨证论治分型调理,根据个体的情况,通过排毒化湿,通利关节、活血化瘀,利水泄下、运脾益肾,燥湿降酸等环节联合进行痛风的调理,具有副作用很小、不良反应很少、效果确切、不易反复的特点。
痛风性关节炎医案一则:
患者男,38岁,初诊诉痛风性关节炎3年余,多方求治时好时坏,效果不显。诊见:左足砪跖趾关节先开始出现红肿疼痛,未予重视,而后双足砪跖趾关节交替反复出现关节发红、肿胀、疼痛,夜间痛甚,行走后症状加重。,查尿酸值umol/L,体温波动在37.5℃左右,口渴,纳食一般,夜寐欠佳,小便偏黄,大便较干。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
辨证分析认为患者为青壮年男性,恣食肥甘厚腻,又常食酒炙海腥发物,致使湿热痰浊内生,脾失健运,湿热之邪留滞体内,壅于经络、关节,瘀滞不通,不通则痛,见双足关节局部发红、肿胀,疼痛不能屈伸。寅卯之交,阴气极盛,阳气未复,湿邪凝滞,故疼痛常发于凌晨。湿性重浊粘滞,病程缠绵,易袭阴位,故见下肢先发病,且反复发作;热盛津伤,故可致发热,口渴。湿热阻滞络脉,气血运行不畅,血流缓慢,而成瘀血,则见痛有定处。小便偏黄,大便较干,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为历节风之湿热血瘀征象。
中医诊断:湿热血瘀所致历节风,治法:清热解毒,祛湿化瘀。开中药7剂代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温服。嘱戒烟酒、卧床休息、每日多饮水、低嘌呤低脂肪饮食、调畅情志等。二诊,诉服药后各关节红肿、疼痛症状减轻,局部发热减轻,仍有活动受限,口干,辨证后续前方加减,开中药7剂代煎服。
三诊,诉服药后关节红肿、疼痛继续好转,轻度口干,纳可,二便调,续前方加减,开中药7剂代煎服。四诊,诉关节红肿消退,疼痛不显,纳食尚可,二便调,夜寐安,续前方加减开中药7剂代煎服。四诊,诉诸症已消,查尿酸值umol/L,辨证后调整药方,开中药7剂代煎服巩固善后。后随访一年余,诸症再未发作,无不适。
宋跃进教授简介:
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教授,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风湿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会委员
宋跃进教授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从事中医药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数十年,临床经验丰富,是医院风湿免疫科专家,在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坐诊。宋跃进教授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洪山区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项目省科委项目1项,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省科技厅攻关项目1项。“十五”攻关项目2项,主要著作在各级专业杂志发表论文数篇,对痛风、甲亢、风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疑难杂症颇具心得。
坐诊地点:武汉诚顺和中医门诊部(诚顺和中医馆)
-, 移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y/102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