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诱因

中国医院张华东

3.锻炼、剧烈运动与痛风

适度锻炼可降低痛风发作概率,减少内脏脂肪,促进尿酸排泄,减轻胰岛素抵抗性。不过过速地减肥减重及乳酸堆积(高强度有氧运动及无氧运动会造成乳酸堆积,但可以用运动后按摩避免,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不容易造成乳酸堆积)也会增加尿酸、增加痛风发作的可能性。

运动量不可过大,50岁左右的病人运动后心率能达到~/min,少量出汗为宜。每日早晚各30min,每周3~5次。运动种类以散步、太极拳、气功,健身操等有氧运动为好。

剧烈的运动如疾跑、足球、篮球等必须禁止。大运动量消耗体力的项目如登山、长跑、游泳等也不可取。

剧烈运动不但会使人体大量失水,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增高,同时还会使有氧运动转为无氧运动产生大量的乳酸阻碍尿酸排泄,更加危险的是,不恰当的运动使组织劳损,导致尿酸盐结晶脱落,特别是关节腔附近的尿酸结晶,极易导致痛风急性发作,故必须避免。

4.感染痛风发作

临床病史史较久的痛风患者有1/3出现肾脏损害,当有较大结石时引起尿路感染症状时,尤其是反复的顽固性泌尿系统感染,容易引起肾功能衰竭减少尿酸排泄,从而诱发痛风。

各种感染发热一方面会消耗大量ATP,使尿酸生成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感染所引起的免疫反应,会使局部炎症分子的聚集增加而诱发痛风急性发作加重。

5.外伤烫伤与痛风

外伤或烫伤会使体内产生大量炎性介质和免疫分子,使尿酸生成大量增加而诱发痛风和加重炎症对关节的破坏。

6.肿瘤与痛风

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计数增多症、溶血性贫血和癌症等可导致细胞的增殖加速,使核酸转换增加,造成尿酸产生增多。恶性肿瘤在肿瘤的放化疗后引起细胞大量破坏,核酸转换也增加,导致尿酸产生增多。

7.药物与痛风

一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呋塞米、乙胺丁醇、小剂量阿司匹林、吡嗪酰胺、乙醇、烟酸、化疗药等,可使尿酸代谢异常而诱发痛风。

1)利尿剂:呋塞米和氢氯噻嗪等利尿剂,以及含有利尿剂的降压药,这类药物会降低肾脏排尿酸的能力,引起尿酸的升高,从而引起或诱发痛风的发作。

2)部分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都可使肾血流减少,减少尿酸的排泄。

3)小剂量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对尿酸代谢具有双重作用,大剂量阿司匹林(3克/天)可明显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作用,使尿酸排泄增多;中等剂量阿司匹林(1~2克/天)则以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为主;虽然小剂量阿司匹林(0.5克)对尿酸作用的研究不多,但临床已经发现75—毫克/天用量的阿司匹林就能损害老年人肾功能和尿酸清除能力,而小剂量阿司匹林已被心脑血管患者广泛应用,特别是老年人。因此,应该警惕剂量改变对老年人所造成的损害。痛风急性发作时,应避免应用阿司匹林。痛风急性发作时,应避免应用阿司匹林。

4)抗结核药:结核患者久用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而不合用利福平时,多数患者血尿酸升高,也常常诱发痛风。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都会抑制尿酸的排出而升高血尿酸,但利福平对吡嗪酰胺引起的关节痛有较好的疗效,可能与利福平抑制尿酸的吸收、加速尿酸的排泄有关。

5)免疫抑制剂:典型的药物是环孢素。一些风湿免疫科的患者,以及接受器官移植且服用环孢素的患者也是痛风的高危人群,尤其肾功能不全的换心或换肾的患者更不容易控制尿酸。这是因为环孢素会减少尿酸的排出。

6)部分抗生素: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青霉素等抗生素大多由肾脏排泄,但喹诺酮类、青霉素等抗生素的排出多就会影响尿酸的排出,使体内尿酸水平升高。

7)降脂药:烟酸是降脂药中常用的药物,它虽然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但它兼有明显的升高血尿酸的副作用。

综上所述,部分药物会引起或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因此,凡是损害肾功能的药物或阻止尿酸排泄的药物,或正在能使尿酸生成增加的药物,久用都应定期化验血尿酸的浓度,定期调整药物的使用,预防痛风的发生。

另外,过度疲劳及焦虑等强烈的精神因素也可能诱发痛风。

收获更多养生知识

请长按后识别







































鍖椾含涓鍖婚櫌鏄獥瀛?
鍖椾含涓鍖婚櫌鏄獥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y/16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