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痛风的朋友在后台提问:有些人说豆制品嘌呤含量高,痛风不能吃,有新研究又说可以吃,到底能不能吃?痛风吃什么食物降尿酸效果好一些?感觉痛风真没什么可吃的!这个问题我们陆续回答过几次了,但还有朋友提出,说明关心痛风饮食控制的患者真的很多。为此,我们重新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般来说,食物中的嘌呤含量越高,对痛风患者的病情控制越不利,因此推荐痛风患者避免或限制高嘌呤含量的食物。相比其他植物性食品,豆类和豆制品所含嘌呤成分较高,一直以来许多医学专业人员和民众都深信豆类和豆制品具有诱发痛风急性发作的潜在作用。
然而,食物的嘌呤含量并不是影响尿酸代谢的唯一因素。已有研究表明,豆类对血尿酸水平没有明显影响,也极少诱发痛风急性发作。主要的原因是豆类虽然嘌呤含量相对丰富,但它同时也具有促进肾排泄尿酸的物质,而且这一作用远远大于其嘌呤含量高导致的升高血尿酸作用,最终的结果是降低血尿酸。
此外,豆类在加工成豆制品的过程中会流失大部分嘌呤成分,但其降尿酸的作用并未相应减弱,因此豆制品与痛风发作及血尿酸水平呈负相关。可见,豆制品是痛风患者的保护性因素。因此,应鼓励痛风患者食用豆类及豆制品,而不是限制,尤其是豆制品。豆制品含嘌呤量从低到高的顺序为豆腐、豆干、豆浆、整粒豆,摄入豆制品优于整粒豆。
在痛风防治指南方面,因为饮食习惯的原因,国外的痛风指南没有对豆类食品的禁忌或者适宜情况提出建议。中国台湾的痛风指南则明确提出:豆腐为高蛋白食物,因其在制作过程中已经流失大部分嘌呤,故食用豆腐并不增加痛风发作的机会。香港的一项研究将受试者分为豆制品组和对照组,经过6个月的饮食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豆制品组血尿酸降低14.5微摩尔每升,降幅接近5%。
但上述研究是基于大规模群体的研究结论,虽然于人群普遍适用,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食用豆类和豆制品不会诱发痛风发作,但不能排除少数人例外存在。因此,一般不建议痛风患者严格限制豆类和豆制品的摄入,但对于那些能够明确进食豆类和豆制品后会痛风的患者,则建议避免进食这类食物。
能够降尿酸的食物,应具备以下两种功效:能抑制尿酸的生成,能促进尿酸的排泄。
1、碱性食物。进食碱性食物可增加肾尿酸排泄,目前认为机制可能与碱性尿液减少人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对尿酸的重吸收有关;此外,碱性食物还能够碱化尿液,促进尿液中尿酸的溶解和排泄;
2、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降尿酸的机制可能包括促进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生成两个方面,前者可能是通过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作用,后者通过抑制人体自由基损伤最终导致尿酸生成减少;
3、能够利尿的食物。尿酸经肾脏代谢后,最终随尿液排出体外。如果尿量不足,尿酸排泄就会减少,存在体内的尿酸就会增加,导致血中尿酸浓度升高;而充足的尿量则可以将肾脏代谢出来的尿酸及时排出体外,减少尿酸的潴留;
4、富含抗氧化成分的食物。食物中的抗氧化成分可以影响内源性尿酸的生成,从而起到降低血尿酸的作用。比如,红酒中的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作用,对痛风患者是有益的,因此认为适当饮用红酒是有益的;樱桃中的花青素也具有抗氧化作用,是久负盛名的抗痛风食品;
5、低脂奶制品。奶制品,尤其是低脂奶制品可降低血尿酸水平,降低痛风的发病率。奶制品的降尿酸作用可能与其所含的微量元素、酪蛋白等有关。HPFS的研究表明,痛风的发病率随奶制品摄入的增加而降低,但这一作用仅限于低脂或脱脂奶制品,低脂酸奶也存在相似的作用。
此外,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食物也有降低血尿酸的作用,其降酸机制与别嘌醇类似,能够抑制尿酸的生成;富含类雌性激素的食物理论上也可以降低血尿酸,女性较少痛风发作,主要原因是雌性激素能够促进尿酸的排泄,但通过食物补充雌激素降尿酸,作用尚不明确,还需要更多研究证实。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通过食物来降低血尿酸,很难使痛风患者的血尿酸达标。首先,食物中能够降低尿酸的成份,其有效浓度往往都是较低的;其次,饮食只能影响人体尿酸生成量的20%,对来源于细胞自身新陈代谢生成尿酸(占尿酸总量的80%)无任何影响,也不能改变痛风的遗传易感动性。因此,单纯的饮食治疗降低血尿酸水平的能力是有限的。治痛风降尿酸,还应是以药物治疗为主,生活方式改善为辅。
更多痛风防治知识科普和中医痛风问题咨询,可节段性白癜风今年白癜风最新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y/19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