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缺医少药的旅行中

一次快速缓解痛风的记录

杨药师按:遇到痛风发作,正确医院看内科,医院分科比较细,可以看内科的风湿专科或风湿免疫专科。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

有的朋友在罹患痛风急性发作之前,并未知道自己尿酸偏高,有的朋友知道自己尿酸偏高、但是因为平时无症状而不加重视。本文提及的画家就是一位典型的“不加重视”的例子。

本文简介了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并在文末提供了一个“实录”:在缺医少药的旅行中,一位画家偶遇痛风发作,他巧用医学常识迅速缓解痛风急性症状。杨药师贴出这个“实录”,并无别的用意,只是考虑到,这个例子或许可以帮助那些在路上的、和画家处于相同境况的朋友,缓解一时之急,仅供参考。

本文旨在强调正确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痛风的预防和治疗。本文提到的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一般治疗方法是行文所需、请勿直接引用。如需运用相关治疗方法,请务必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用药。

有关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更多的问题和解答,   痛风的病因是体内嘌呤物质新陈代谢紊乱,导致尿酸合成增加、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会以微小的钠盐结晶(俗称痛风石)形式析出,积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发炎症。

  德国埃尔朗根大学近日发表研究公报称,其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免疫系统的嗜中性粒细胞在抗击痛风引发的炎症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实验显示,这种免疫细胞会在关节等组织的炎症部位聚集,然后破裂死亡,死亡细胞释放的DNA和蛋白质等物质形成了一张紧密的网络,包裹住痛风石。

  炎症反应越激烈,就会有越多的嗜中性粒细胞参与抗炎,形成的网络会越紧密和复杂,能捕获的痛风石晶体也越多。被这张网络捕获的痛风石晶体会逐渐分解,患者的痛风症状也就慢慢消失。

  研究人员还发现,假如患者由于基因缺陷而无法启动上述免疫机制,痛风石就会在体内组织中扩散,引发长期炎症。

以下简介,在缺医少药的旅行中,一位画家偶遇痛风发作,他是如何巧用医学常识迅速缓解痛风急性症状的?

7、在缺医少药的旅行中,

一次快速缓解痛风的“实录”

重庆武隆仙女镇

秋末,在广州还是穿的短袖衣服,坐两小时15分钟飞机以后,来到重庆机场,换乘网上预约的旅行车,我和画家等一行七人,来到了重庆武隆县仙女镇。此时已近黄昏,气温摄氏10度。

在附近餐馆点了一大锅酸汤鱼、几个特色菜,吃完已经晚上八点多了。

或许是淡季的缘故,整条马路没几个人影。大家回酒店早早地洗洗睡了。

第二天一早吃了早餐,搭上附近集散中心的旅游大巴前往景区。路上画家突感不适,右足第一跖骨关节部位红肿、活动关节觉刺痛,以手触试,该部位表面温度明显高于左足第一跖骨关节对应部位。

初步判断:痛风急性关节炎?

主要考虑到:1、典型的红、肿、热、痛(痛风急性关节炎四大特点),2、刚好是最有特征的痛风急性关节炎好发部位,右足第一跖骨关节部位。

然后杨药师简单地向画家介绍了什么是痛风什么是高尿酸血症等医学知识(上文)。画家更提到在半年前体检时发现尿酸值达到四百三十多,由于当时没有什么症状就没加于重视,连续几个月都很忙,最近还外出前往海南岛写生十几天,所以就忘了这事。

综合一下:半年前血尿酸浓度超过μmol/L,属于高尿酸血症;画家的近况包含了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几个诱因:

1、饮酒。画家在海南岛写生期间,与几个老同学相聚,经常喝酒。

2、高嘌呤食物。海南岛海鲜丰富,画家称大饱口福而回。

3、突然受冷。从炎热的气温29摄氏度的广州到达10摄氏度的武隆,天气突然变冷(含季节转换)也是痛风急性发作的常见诱因。

4、疲劳过度。画家连续几个月奔波各地,比较疲劳。

因此,倾向于认为是高尿酸血症引发的痛风。

武隆风光

问题来了,按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的指南,必须24小时内开始抗炎止痛治疗。然而,在缺医少药的山里,怎么办?

画家走南闯北,遇事很淡定:不用担心,不是说痛风会自愈么,我相信医学!

然后大家纷纷出谋策划,拟出5条有利于痛风缓解的“措施”:

1、考虑是痛风急性发作期,嘌呤含量高于75mg/g的食物这几天就暂时不敢吃了。

结果画家吃了好几天的斋面和青菜。当然酒更是不敢喝了。

2、大量喝水,通过大量喝水,有利于尿酸从尿液排出。

画家平时喜欢喝红茶,出门都是带着英国早餐红茶袋泡茶,这几天每天都坚持喝毫升的红茶,按照画家的说法是“饮到呕”,偶尔咳嗽一声都觉得茶水从食管往上涌。

3、保持适度的活动。

此处是指“活动”,不是指剧烈的运动。按照一般建议,痛风急性发作期应避免“剧烈的运动”。

4、保护痛风患处关节。

画家穿的是登山鞋,配合稍厚的棉袜子,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保护套”,相对而言,可以很好地保护第一跖骨关节。在走路的时候,尽量避免让跖骨关节受力,重心稍微靠后一点。因此一开始我们看到画家走路的姿势开始明显地“变形”。

5、睡觉前,活动脚部、足部各关节。令血液循环顺畅,利于缓解关节肿胀的症状。

就这样子,画家一路严格执行“5条措施”,到了当天晚上,疼痛已经减轻。特别吩咐画家,晚上睡觉前,记得充分活动脚部和足部各处关节。

第二天早上,疼痛明显减轻;关节肿胀情况减轻(患处皮肤开始起皱纹)。画家走路的姿势基本恢复正常。

第二天中午,已经不觉疼痛,而且基本消肿了。轻轻活动第一跖骨关节也不觉得疼痛。掂!

第二天晚上回到重庆。不肿不痛。貌似大家都已经忘记了这回事。不过,画家依然保持每天毫升水量,继续控制饮食,适度活动脚部、足部各关节。顺利回到广州后,画家预约了风湿内科医生,准备后续的降尿酸治疗。

画家的这个特别例子,或者可以理解为运气有那么一点好。不少痛风急性发作的患者有提及在治疗期间,经历了一至两个星期的肿和痛,能一两天就恢复的例子可以说是很少很少。

参考书目:《年中国痛风诊疗指南》。图片摘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相关阅读,







































哪家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哪里能治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y/195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