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来,天气变化无常,时晴时阴,像猴子的脸说变就变。这不,刚刚还是烈日当空,一会儿就变成了大雨滂沱,下雨时天上还有太阳呢。哦,原来梅雨季节来了!

然而爷爷的痛风发作了!

痛风

中医将痛风归属“痹证”、“历节”等范畴。中医认为外邪侵袭、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是主要病因。痛风在急性期治疗以祛邪为主,用清热利湿,祛风除湿等法;慢性期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用补益肝肾,健脾益气等法。痛风中医辨证分型可以分为脾虚湿阻、湿热痹阻、风寒湿痹、肝肾亏虚4种,今天小编先给大家介绍两种:

1、脾虚湿阻型

身困倦怠,自觉气短,神疲乏力,头晕发油,懒惰嗜睡,纳食减少,脘腹胀闷,腹部肥满,肢体水肿,大便稀溏,腰膝酸痛,关节酸楚、沉重疼痛、畸形僵硬,有痛风石,舌质淡胖,舌苔白腻,或舌尖红,脉细或弦。 

运脾渗湿,泄浊通络,活血定痛

茯苓粉6g(利水渗湿)、黄芪粉4g(补气健脾、升阳举陷、利尿消肿)、川芎粉2g(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口服或冲服,一日三次(早餐前、中餐前、晚餐前服用)。

方中茯苓粉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善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又能健脾渗湿,对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导致痰瘀所致的痛风具有治疗作用,是为君药。黄芪甘温,入脾肺经,善补脾肺之气,能补气健脾,利尿消肿,可协助茯苓增强健脾渗湿的功效,以为臣药。川芎辛散温通,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止痛之功效,是为佐药。三药合用,祛湿为主,健脾祛湿,活血通络,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治疗脾虚湿阻型痛风。

2.湿热痹阻型

口黏舌红、口渴烦躁,小便短赤,大便干燥或不成形,舌红少津,舌苔黄腻,脉滑数,关节灼热疼痛,皮肤红肿,热痛剧烈,筋脉拘急,手不可近,日轻夜重,难以活动。伴随症状可有神疲乏力、精神不振、脘腹胀闷、胃纳不佳、面色萎黄

祛风除湿,清热消肿,活血通络

龙血树叶粉5g(清火解毒、活血化瘀)、茯苓粉4g(利水渗湿)川芎3g(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口服或冲服,一日三次(早餐前、中餐前、晚餐前服用)。

方中龙血树叶粉性平、味淡微涩,既可清火解毒,除风消疮,又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对风湿热痹型痛风有显著疗效,是为君药。茯苓粉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善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又能健脾渗湿,即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以为臣药。川芎粉辛温升散,活血行气,能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治风湿弊痛,能有效改善瘀阻所致痛风状况,是为佐药。全方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清热化湿之功,可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消除关节红肿热痛。

七分养!!!

1.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超过毫升。

2.百合含秋水仙碱。痛风患者可多食用百合,或用百合泡茶长期饮用或煮粥食用。

3.不可食用海鲜、内脏类、肉汤、火锅、鸭肉、豆类及豆制品、碳酸饮料,不可过食甜食及水果,尤其是啤酒是痛风患者的禁忌。

4.如果饮酒,可多喝绿茶,促进尿酸排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zl/1016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