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天医院的陈莉明教授在于昨日召开的“年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糖尿病和内分泌学分会学术年会”上,就“高尿酸血症的规范管理”为主题进行了详细解读,以下是小编自会场发回的报道。

陈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年10年间,痛风的患病率上升了48%,痛风已经由“帝王病”变成了常见病。因此,高尿酸血症(HUA)的规范化管理迫在眉睫,那么,“规范化管理”应如何“规范”呢?

陈莉明教授在会场

规范的必要性:HUA的流行病学及其危害HUA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HUA的流行总体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且男性高于女性;HUA具有一定的地区差异,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较同期国内其他地区患病率更高。

大量的研究证据显示,HUA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痛风等密切相关,是这些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HUA诊断、分型、筛查及预防的规范1、诊断: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检测,男性:血尿酸umol/L(7mg/dL);女性:血尿酸umol/L(6mg/dL)即可诊断HUA;

2、分型:临床上,根据尿酸排泄和尿酸清除率(Cua)水平,HUA可分为尿酸排泄不良型(尿酸排泄0.48mg/kg·h,尿酸清除率6.2ml/min)、尿酸生成过多型(尿酸排泄0.51mg/kg·h,尿酸清除率≥6.2ml/min)及混合型(尿酸排泄0.51mg/kg·h,尿酸清除率6.2ml/min),其中尿酸排泄不良型占90%,尿酸生成过多型占5~10%,混合型占5%。

考虑到肾功能对尿酸排泄的影响,以肌酐清除率(Ccr)校正,根据Cua/Ccr比值,HUA分型占比为:10%为尿酸生成过多型、5%为尿酸排泄不良型、5%~10%为混合型;3、预防:陈莉明教授指出,高龄、男性、肥胖、一级亲属中有痛风史、有静坐的生活方式者是HUA的高危人群。除了这些高危人群,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如饮食因素(高嘌呤食物)、药物因素(小剂量阿司匹林、噻嗪类利尿剂等)、疾病因素(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的人群,都应定期检测血尿酸(SUA)水平,及早发现HUA。HUA的规范化治疗当确诊痛风后,在急性期内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可选择服用非甾体类或COX-2抑制剂或秋水仙碱或类固醇药物,一般急性期持续两周后症状得到缓解,进入慢性期的降尿酸治疗。

尿酸排泄不良型患者,可选用苯溴马隆、丙磺舒等药物;尿酸合成过多型患者,可选用别嘌呤醇、非布索坦等药物;混合型患者,上述药物单用或联合使用均可。治疗后SUA水平达标(控制目标SUAumol/L,若SUAumol/L有利于控制痛风患者的症状/体征),则进入常规预防阶段,需要每3个月检测一次SUA水平。若SUA水平不达标,则需增加药物剂量或调整药物种类直至SUA水平达标。对于HUA的治疗,首先应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痛风症状/体征。若合并痛风,则进入痛风治疗途径;对于不合并痛风的患者要观察其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CV)危险因素、CV及代谢性疾病等。

当合并上述情况,男性SUAumol/L、女性SUAumol/L时,要给予生活指导;当SUAumol/L时,需进行生活方式指导+降尿酸药物治疗。没有合并上述情况的患者,当男性患者SUAumol/L、女性患者SUAumol/L且umol/L时,给予生活指导3~6个月,有效则进入常规预防阶段,无效则需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降尿酸药物治疗。









































白癜风能完全治愈吗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在线咨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zl/10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