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这个在微整形中被广泛使用的填充材料,越来越为大众熟知。一边是铺天盖地的医疗美容广告宣传、朋友圈霸屏的玻尿酸代购,另一边是注射玻尿酸毁容案例。爱美人群该如何抉择?

近日,记者采访了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审评三部的赵鹏、黄长瑾,揭开玻尿酸的神秘面纱,教大家科学理性看待玻尿酸美容。

第一问何为玻尿酸?

玻尿酸的学名是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是一种细胞外基质成分,通常以钠盐的形式存在(即为透明质酸钠),广泛分布在人体的关节软骨等组织。其被作为组织填充剂注射至面部组织内,可以起到支撑填充的作用,从而达到除皱的目的,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微整形领域。

按照《关于医用透明质酸钠产品管理类别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年第81号)规定,根据不同临床用途(适应症),医用透明质酸钠(玻璃酸钠)产品按照以下情形分别管理:(一)用于治疗关节炎、干眼症、皮肤溃疡等具有确定的药理作用的产品,按照药品管理;(二)用于辅助眼科手术产品、外科手术防粘连产品、填充增加组织容积等的产品,按照医疗器械管理。

根据新修订《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用于填充增加组织容积的透明质酸钠产品所属的一级产品类别为“09整形及普通外科植入物”,所属的二级产品类别为“02整形用注射填充物”,按照第三类(即最高风险的)医疗器械进行管理。对于不是以增加组织容积为预期用途的注射整形美容产品,需按照其具体成分和主要作用机理,判定其是否属于医疗器械。

第二问玻尿酸安全吗?

纯净的、未经化学交联的透明质酸钠注入人体后,组织反应较小,降解速度较快,安全性较好,但是无法长时间维持增加组织容积的有效性。透明质酸钠经化学交联可以形成更加稳定的化学结构,从而减缓降解速度,提高其有效性;但同时由于作为外来物质存在于人体的时间增长,风险也相应地增加。不同的产品设计(如交联方式、交联程度、颗粒大小)决定了产品具有不同性能,进而对应不同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因此,这类产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是一个平衡的关系。此外,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还与注射剂量、注射频率、注射部位、注射深度、注射手法、注射过程的卫生程度以及个体间差异等因素有关。

面部注射填充透明质酸钠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过敏、面部瘙痒、红肿、疼痛、淤青、感染、瘢痕形成、硬结、色素沉着、免疫反应、局部皮肤坏死等。此外,人体面部表浅血管与眼动脉、颅内血管之间存在沟通,如注射不当,透明质酸钠进入小动脉逆流的话,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堵塞眼动脉、脑血管,会造成失明、脑梗死等更为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所以,爱美人士在打算进行注射前,一定要认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zl/10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