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已成为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后的“第四高”,大家都知道“三高”的危害,但还没真正认识到高尿酸的危害。
男女血尿酸水平不同,正常嘌呤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umol/L,女性>umol/L,称为高尿酸血症。
血液中尿酸浓度高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尿酸结晶,且大部分都沉积在关节及肾脏,之后在一些炎症细胞的作用下,便会形成痛风石,引起关节发炎、剧痛、红肿及发热,一般发作部位为大拇趾关节、踝关节和膝关节等,即痛风。
生活中哪些危险因素会导致尿酸升高呢?
1.遗传因素。人体的细胞不断衰亡,细胞衰亡后就会产生嘌呤,有些嘌呤作为能源,被人体消耗,供给日常活动,有些嘌呤经过肝脏中某些酶的作用,变成体内的尿酸。人体内的尿酸三分之二是由体内产生,也就是内源性尿酸。有些人遗传基因里天生产生尿酸多,还有些人天生排尿酸慢,还有些人两者兼备。
2.高嘌呤饮食,比如动物内脏、海鲜等。
3.啤酒会增加嘌呤摄入,此外,乙醇还会干扰尿酸代谢,导致尿酸排不出来。
4.果糖在体内分解过程中会产生尿酸,果糖还会减少肾尿酸的排泄。
5.肥胖。
6.压力。人一旦处于高压状态,交感神经就会兴奋,人的全身心就会处于应激状态,热量过渡消耗,尿酸产生增多。另一方面,精神压力过大,可导致身体功能紊乱,尿酸排泄减少。
■痛风患者应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先,注意多饮水,每天饮水ml,使每日尿量ml左右,碱性矿泉水有利于尿酸排除。
其次,碱化尿液方法要正确,可应用枸橼酸钾或枸橼酸氢钾钠。
最后,要避免动物内脏、含高嘌呤的海鲜、富含果糖或甜味的软饮料、果汁、啤酒、白酒的摄入,多食用低脂或脱脂奶制品及蔬菜。
什么情况需要降尿酸呢?
①痛风性关节炎发作≥2次;
②痛风性关节炎发作1次且同时合并以下任何一项:年龄40岁、血尿酸μmol/L、有痛风石、尿酸性肾石症或肾功能损害、高血压、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冠心病、卒中、心功能不全,应立即开始药物降尿酸治疗。
因血尿酸波动可导致痛风急性发作,大多数痛风指南均不建议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开始时使用降尿酸药物,须在抗炎、镇痛治疗2周后再酌情使用。如果在稳定的降尿酸治疗过程中出现痛风急性发作,则无须停用降尿酸药物,可同时进行抗炎、镇痛治疗。
尿酸需要降到什么程度?
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μmol/L,并长期维持;若患者已出现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或痛风性关节炎频繁发作,降尿酸治疗目标为血尿酸μmol/L,直至痛风石完全溶解且关节炎频繁发作症状改善,可将治疗目标改为血尿酸μmol/L,并长期维持。因人体中正常范围的尿酸有其重要的生理功能,血尿酸过低可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因此建议,降尿酸治疗时,血尿酸不低于μmol/L。
常用的降尿酸药物有哪些?
1.别嘌醇:作为一线治疗选择。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谨慎。由于别嘌醇可导致严重过敏性皮炎,建议如条件允许,治疗前进行HLA?B*基因检测。
2.非布司他:重度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对有心血管疾病病史或新发心血管疾病者,需谨慎使用并随访监测,警惕心血管血栓事件的发生。
3.苯溴马隆:重度肾功能不全或尿酸性肾石症患者禁用。使用促尿酸排泄药物期间,应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以免尿酸盐浓度过高在尿液中生成尿酸结晶。
痛风急性发作怎么办?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最好在发作24h内开始应用控制急性炎症的药物。一线治疗药物有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也可考虑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若单药治疗效果不佳,可选择上述药物联合治疗。
详细用药情况需咨询专科医生。
参考资料:徐东,朱小霞,曾学军等.痛风诊疗规范[J].中华内科杂志,,59(06):-
文:陈萌(风湿免疫内科)
本期责编:栗洋
喜欢我,就给我一个“好看”
感谢医院官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zl/102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