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发现很多糖尿病的患者会伴有高尿酸症的症状出现。查阅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比例在逐年升高,而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亦会随着血清尿酸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因此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合理用药尤为重要。
什么是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HUA)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代谢异常综合征。诊断依据: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umol/L。▲血尿酸超过其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饱和度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并沉积,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即痛风。可在肾脏沉积引发急性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或肾结石,称之为尿酸性肾病。▲HUA患者发生糖尿病的概率约为正常人的两倍。HUA不但可以直接损害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胰岛素分泌,导致糖尿病,还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促进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糖尿病肾病和胰岛素抵抗也可导致高尿酸血症加重。药物治疗的时机和控制目标
降尿酸治疗(ULT)
控制目标
高尿酸血症
无合并症者
血尿酸水平≧umol/L
血尿酸<umol/L
合并症者1
血尿酸水平≧umol/L
血尿酸<umol/L
痛风
无合并症者
血尿酸水平≧umol/L
血尿酸<umol/L
合并症者2
血尿酸水平≧umol/L
血尿酸<umol/L
1:有下列合并症之一: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肥胖、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尿酸性肾石病、肾功能损害(≧CKD2期)。2:有下列合并症之一:痛风发作次数≧2次/年、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肾结石、慢性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和发病年龄<40岁。注意:不推荐将血尿酸长期控制在<umol/L。降尿酸药物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推荐别嘌醇、非布司他或苯溴马隆为痛风患者降尿酸治疗的一线用药。▲推荐别嘌醇或苯溴马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降尿酸治疗的一线用药。▲单药足量、足疗程治疗,血尿酸仍未达标的患者,可考虑联合应用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尿酸药物,不推荐尿酸氧化酶与其他降尿酸药物联用。药品名称
用法用量
肾损害用药调整
注意事项
黄
嘌
呤
氧
化
酶
抑
制
剂
别
嘌
醇
初始剂量一次50mg,一日1-2次,每周可递增50-mg,至一日-mg,分2-3次服。每2周测血和尿尿酸水平,如已正常则不增加剂量,如仍高可再递增。一日最大量不超过mg
CKD1-2期:起始剂量mg/d,每2-4周增加mg/d,最大剂量mg/d;
CKD3-4期:起始剂量50mg/d,每4周增加50mg/d,最大剂量mg/d;CKD5期禁用
本品必须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炎症症状消失后(一般在发作后两周左右)方开始应用
服药期间应多饮水,并使尿液呈中性或碱性以利尿酸排泄
肾功能下降的患者对别嘌醇超敏反应的发生可能增加,建议进行HLA-B*基因检测,特别是CKD3-4期。
此药可出现可逆性肝毒性,对于有肝病的患者建议治疗早期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
非
布
司
他
初始剂量为20mg/d,且可在给药4周后根据血尿酸值逐渐增加用量,每次增量20mg。每日最大剂量80mg
轻中度肾损害无需调整剂量。尚无严重肾损害(CICR<30ml/min)患者的充足研究证据*
美国FDA曾发布关于非布司他心脏相关性死亡风险的通告,建议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慎用。
在降尿酸药物治疗初期可能导致血尿酸值急速降低诱发痛风性关节炎,在使用本品时出现症状可不改变本品用量继续用药,亦可根据症状合用秋水仙碱、非类固醇抗药等
本品有导致肝功能异常的报告,若患者ALT超过参考范围上的3倍以上,则中止用药,并查明原因。
本品使用过程中观察有无甲状腺相关症状,发现异常需进行甲状腺功能相关的检查
促
尿
酸
排
泄
药
物
苯
溴
马
隆
每次口服50mg/d,早餐后服用,服药1-3周后检查血尿酸浓度,在后续治疗中50-mg/d
中重度肾功能损害者及患有肾结石的患者禁用
治疗期间每日饮水量不得少于-0ml,以促进尿酸排泄,在开始用药的前2周可酌情给予碳酸氢钠或枸橼酸合剂。
用药期间应监测肝肾功能
使用本品需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zl/103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