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507/4620144.html

01

 (一)定义和分类

尿酸为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呈弱酸性,微溶于水,易形成结晶,生理条件下血液中的尿酸98%以钠盐形式存在。人体内嘌呤来源有2种:(1)内源性嘌呤来源于自身合成或核酸降解(约mg/d),约占体内总尿酸量的80%;(2)外源性嘌呤来自摄入嘌呤饮食,主要受饮食结构影响,外源性嘌呤量可波动在~0mg/d在正常状态下。高尿酸血症是指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umol/L(7mg/dl)。血尿酸升高的原因包括尿酸排泄不良、尿酸生成增加或两者兼而有之3类。高尿酸血症不仅是痛风的最直接病因,同时还是多种其他疾病(如: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事件及相关死亡、慢性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痛风是一种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属代谢性风湿病范畴,可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最重要生理基础和最直接病因。但并非所有高尿酸血症都会发展为痛风,只有当尿酸盐结晶在关节中沉积造成一定损害才出现痛风。少部分急性期痛风患者,血尿酸水平也在正常范围内,因此,高尿酸血症不能等同于痛风。

02

 (一)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包括高嘌呤饮食、饮酒、肿瘤化疗、慢性肾脏疾病、遗传性疾病(URATI,GLUT9,ABCG2突变)、高血压、代谢综合征、铅中毒、药物(阿司匹林、利尿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抗结核药物等)以及其他引起血尿酸增加的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溶血性疾病、银屑病),可控因素包括饮食、饮酒、药物。不可控因素包括疾病和遗传。。

03

 (一)筛查和诊断

1,高危人群高龄、男性、肥胖、一级亲属中有痛风史、长期静坐不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关节痛病史的人群。

2,筛查路径高危人群抽血查血尿酸水平,血尿酸正常但有关节痛或血尿酸增高伴有关节痛的痛风疑似患者,可通过双源CT或超声检查受累关节及周围肌腱、软组织是否有尿酸盐沉积,或通过关节穿刺抽液检查是否有尿酸盐结晶筛查路径见图5-2-15

图5-2-15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筛查路径

3、诊断标准

(1)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和分型: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umol/L,称之为高尿酸血症。年高尿酸血症最新指南分型标准中,根据UUE(24h尿尿酸排泄量)和FEUA综合判定,将其分为4型

①肾脏排泄不良型。UUE≤mg/(d.1.73m2),且FEUA5.5%;

②肾脏负荷过多型。UUEmg/(d.1.73m2),且FEUA≥5.5%;

③混合型。UUEmg/(d.1.73m2),且FEUA5.5%;

④其他型。UUE≤mg/(d.1.73m2),且FEUA≥5.5%。

注:(UUE: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FEUA:尿酸排泄分数)

(2)痛风诊断标准:《中国痛风诊疗指南》推荐使用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联盟痛风分类标准(表5-2-33),该标准适用于至少发作过1次外周关节肿胀、疼痛或压痛的痛风疑似患者。对已在发作关节、滑囊或痛风石中找到尿酸盐结晶者,可直接诊断为痛风。该标准采用积分诊断法,包含3个项目,8个条目,共计23分,得分8分及以上即可诊断为痛风。

04

 (一)健康管理路径

1,非药物干预方法

(1)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医学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治病的意识,提高健康管理及治疗的依从性。

(2)生活方式指导:包括健康饮食(表5-2-34)、坚持适度运动、控制体重限制烟酒、避免使用可升高血尿酸的药物(表5-2-35)等。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坚持适度运动(每天30min以上中等强度的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抗阻力运动等)。痛风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剧烈运动和突然受凉。肥胖人群应减体重,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

(3)饮食治疗:饮食应以低嘌呤食物为主(表5-2-36),避免啤酒、白酒及富含果糖饮料;多饮水,建议每日饮水量ml以上,保证每日尿量ml以上,最好ml;适量口服碳酸氢钠或枸橡酸合剂碱化尿液,使尿pH在6.2-6.9最有利于尿酸盐结晶溶解和从尿液中排出,但尿pH7.0易形成草酸钙及其他类结石,因此,碱化尿液过程中要监测尿pH.

表5-2-36常见食物嘌呤含量表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食物成分表修正版》

2,临床干预原则

(1)痛风急性发作治疗:及早(应在24h内)给予抗炎止痛药物治疗,推荐的用药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和秋水仙碱。

(2)降尿酸治疗:降尿酸治疗指征,痛风急性期过后(已经服用降尿酸药物出现急性发作者无须停药),2期以上的慢性肾病、有尿酸性尿路结石病史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及促进尿酸排泄药物(苯溴马隆、丙磺舒),兼有不同程度降尿酸作用的其他药物,包括氯沙坦、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二甲双胍、氨氯地平等,应根据伴随症状、并发症、肾功能情况和尿酸水平合理选择。

(3)并发症的治疗:积极治疗与血尿酸升高相关的代谢性及心血管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zz/100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