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1228/4318885.html

欢迎观临~

  ?定期推送骨科前沿知识,实现一对一咨询交流,网络预约免专家挂号费,到院无需排队直接就医。高品质、重服务的医疗   痛风(gout)是由于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导致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能力降低所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在年轻人群中发病率明显增高。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的首发症状,也是痛风最基本的表现类型。其典型症状是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内或关节旁软组织引起的急性炎症表现。X线、CT、MRI及超声均可用来检查痛风性关节炎。但是X线、CT对肌腱及软组织的显示不满意,不能早期诊断痛风性关节炎;MRI因检查费用昂贵不易普及。而高频超声有很高的分辨率,可清晰显示沉积在关节内及周围软组织中的尿酸盐结晶、痛风石及继发的滑膜炎和骨侵蚀等改变,且操作方便、无辐射、相对价廉,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痛风性关节炎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痛风性关节炎的超声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节腔积液、滑膜炎

  受累关节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关节腔积液及滑膜增生,积液内有时可见漂浮的点状强回声。以第一跖趾关节最常见。也可累及膝、踝、腕、肘等关节。(图1、图2、图3)

  图1:右足第一跖趾关节积液并尿酸盐结晶沉积

  图2: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积液并滑膜增生

  图3: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增生的滑膜上可见丰富血流信号(痛风急性发作期)

2.软骨表面尿酸盐结晶沉积

  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软骨表面,超声表现为关节软骨表面线样强回声,与软骨下方骨表面强回声线相平行,似两条平行的铁轨,故名“双轨征”,是痛风的特异性超声表现。常见部位有股骨髁、距骨、跖骨头、掌骨头、肱骨头等。(图4)

  图4:右股骨髁软骨表面尿酸盐结晶沉积形成“双轨征”

3.痛风石

  痛风石是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内、关节周围及皮下组织形成沉淀,并产生慢性异物反应后,表面被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包围所形成的异物结节。常出现在受累关节内、关节周围、皮下组织等部位。超声表现为高、低混杂回声、密度不均的团块影,伴或不伴有多普勒血流信号。痛风石的出现是病程进入慢性期的标志。痛风石也是痛风性关节炎的特异性超声表现。(图5、图6)

  图5:左足第一跖趾关节内痛风石(箭头所示)

  图6: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内痛风石(箭头所示)

4.骨侵蚀

  是指关节腔内或关节腔外两个垂直平面上的骨皮质不连续。骨侵蚀的边缘往往不规则,基底也不清晰,超声上骨表面常呈虫蚀样改变。(图7)

  图7:左足第一跖趾关节腔内骨侵蚀(箭头所示)

  年由EULA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和ACR(美国风湿病学会)联合发布的分类标准中已经把超声发现的“双轨征”纳入其中。为了规范超声在痛风中的合理应用,类风湿关节炎和结缔组织病预后评估组织(out   ①双轨征:关节透明软骨表面异常的高回声带,与声波角度无关,规则或不规则,连续或间断,能与软骨界面征鉴别。(图4)

  ②痛风石:与位置无关(可位于关节内、关节外或肌腱内),环形、不均质的高回声和(或)低回声聚集物,伴或不伴后方声影、周围可以有小的无回声晕环绕。(图5、图6)

  ③聚集体:与位置无关(可以位于关节或肌腱内)异质性的高回声灶,即使增益最小化或声波角度改变仍然保持高反射性,有时伴后方声影。(图8)

  图8:痛风患者右侧跟腱内聚集体(箭头所示)

  ④侵蚀:关节内和(或)关节外骨表面连续性的中断,需经2个垂直平面证实。(图7)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阳性率最高的病变是滑膜炎,还可伴随骨侵蚀、关节腔积液等非特征性改变。反复发作后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软骨表面、关节内或周围组织,此时超声可发现双轨征和(或)痛风石。双轨征和痛风石是痛风性关节炎的特异性超声表现,二者均与病程呈正相关。

  对于痛风性关节炎,高频超声是一项便捷、无创、特异的优选检查。超声的能量多普勒功能还可用于观察滑膜炎的血流情况,通过局部血流的多少了解炎症的程度并监测治疗的效果。不仅如此,还可借助超声来引导穿刺和药物注射,从而对痛风的诊断和治疗能力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目前,超声越来越成为骨伤科医生不可或缺的诊断工具,被认为是骨伤科医生诊断的另一只眼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zz/1028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