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痛风患者都有长期服用降尿酸药物的经历,医院彻底治疗,尿酸持续升高无法降下,因此只能靠长期服药来防止痛风发作。降尿酸的药物有很多,其中碳酸氢钠片、别嘌呤醇和苯溴马隆最常用,但是这三种药也存在禁忌,长期服药的患者需要注意。
碳酸氢钠片:久服危害大马先生,今年62岁,因痛风服用碳酸氢钠片,医生叮嘱他半月后复查。但马先生因忙于它事,将复查之事置之脑后,直到服药2个月后,马先生出现心慌胸闷、气短、下肢浮肿等不适,在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衰”,考虑碳酸氢钠长期过量服用引起。
血尿酸从尿液排泄,使尿液呈酸性,而过于偏酸的尿液并不利于血尿酸的排泄。因此当患者尿液的pH值在6.0以下时,提示酸性较重,需碱化尿液治疗。
碳酸氢钠含有钠离子,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体内钠离子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水肿和碱中毒,尤其是老年人或者有心脏病的患者,更应注意在用药过程中,监测有无心慌胸闷、气短、水肿等心力衰竭征象,并遵医嘱复诊,不可埋头久服。
别嘌呤醇:不良反应要防范
金先生因患痛风服用别嘌呤醇,服药1个月后,四肢皮肤出现散在少量红斑,伴瘙痒,他以为是蚊虫叮咬所致,便外用了风油精,3天后出现发热,上述症状加重、增多,在医院诊断为别嘌呤醇过敏导致的皮疹。
别嘌呤醇通过抑制人体内合成尿酸的酶的活性,使尿酸生成减少。其不良反应较多,包括胃肠道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肝功能损害(转氨酶升高、黄疸等)、肾脏损害(浮肿、少尿、蛋白尿、肾功能衰竭等)、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或贫血等)和过敏反应。
服用别嘌呤醇除了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外,还须注意过敏反应的发生。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皮疹,发生于四肢、躯干皮肤,常伴瘙痒、发热等,严重者危及生命。过敏反应更青睐合并肾功能不全和服用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的患者,需加强防范。
苯溴马隆:饮水不足易致结石陈女士,52岁,患痛风服用苯溴马隆,因饮水过少发生输尿管结石。
由于90%以上的痛风为肾脏尿酸排泄减少所致,作为促尿酸排泄药的苯溴马隆适用人群更广泛。但是这类药物的弊病在于,在促进尿酸排泄时,如果尿量不足,泌尿系统可能因排泄尿酸过多而形成结石。所以使用苯溴马隆时,需大量饮水,饮水量不得少于每日~毫升,这样可起到增加尿量、冲刷尿路、加强尿酸排泄的作用。
此外,已有泌尿系结石者禁用此类药物。过于偏酸的尿液并不利于血尿酸的排泄。促进尿酸排泄的苯溴马隆很容易让尿液呈酸性,用药前后定期测量尿液的酸碱度也十分必要,以使尿液的pH值不至偏酸性,必要时加用碳酸氢钠。一般用药前两周检测,用药后至少每月检测一次。
医院陈建春主任提醒
降尿酸药物都存在一些副作用,痛风患者选择服用前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另外,服医院检查病情。痛风需要根源性治疗,才能摆脱药物依赖,避免各种毒副作用。
风湿骨病冬病夏治·特需白癜风可以治好么北京看白癜风好专科医院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zz/17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