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改变,我国高尿酸血症(hypemricemia,HUA)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并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血尿酸升高除可引起痛风之外,还与肾脏、内分泌代谢、心脑血管等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既往部分学科已从本专业出发制定了相关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各有侧重。本共识参照系统医学模式,邀请风湿免疫、肾脏、内分泌代谢、心血管、神经、泌尿和中医科等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制定而成,是我国HUA相关疾病的首个多学科专家共识,旨在推动多学科协作,指导和规范HUA相关疾病的临床实践。
一、HUA定义
本共识将血尿酸水平μmol/L(7mg/d1)定义为HUA。
二、HUA流行病学
血尿酸水平受年龄、性别、种族、遗传、饮食习惯、药物、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HUA及痛风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沿海高于内陆。
三、HUA系统性损害的病理生理
尿酸由饮食摄人和体内分解的嘌呤化合物在肝脏中产生(图1),约2/3尿酸通过肾脏排泄,其余由消化道排泄。尿酸经肾小球滤过、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分泌和分泌后再吸收,未吸收部分从尿液中排出(图2)。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凡导致尿酸生成过多和/或排泄减少的因素均可导致HUA(附件1)。当血尿酸超过饱和浓度,尿酸盐晶体析出可直接黏附、沉积于关节及周围软组织、肾小管和血管等部位,趋化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细胞与晶体相互作用后释放致炎症因子(女[IL-1β、IL-6等)以及金属蛋白酶9、水解酶等,引起关节软骨、骨质、肾脏以及血管内膜等急慢性炎症损伤。
四、HUA和痛风诊断
(一)HUA
日常饮食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μmol/L即可诊断HUA。
(二)痛风
HUA患者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和肾结石称为痛风,也有学者仅将痛风性关节炎称为痛风。根据病程,痛风可分为4期:(1)无症状HUA期;(2)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3)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间歇期;(4)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
痛风诊断要点如下:
1.痛风性关节炎:
2.痛风石:
3.关节液检查:
4.关节B超检查:
5.双能(源)CT:
6.X线:
诊断痛风,近年关节B超检查和双能CT检查逐渐普及,建议采用年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提出的ACR/EULAR痛风分类标准(附件4),当表中分值相加≧8分即分类为痛风。
(三)并发症
痛风患者最常见表现为痛风性关节炎,但长期HUA可引起和/或加重其他多器官损伤,并发。肾脏病变(急性尿酸性肾病、慢性尿酸盐肾病、肾石症)、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卒中等。
五、HUA防治
HUA及痛风一经确诊,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宣教及生活方式干预。
(一)患者管理
1.HUA患者管理:
2.痛风患者管理:
3.出现并发症患者管理:
4.高危人群管理:
(二)非药物治疗
1.提倡均衡饮食,限制每日总热量摄人,控制饮食中嘌呤含量。
2.大量饮水可缩短痛风发作的持续时间,减轻症状。
3.HUA患者可食用含果糖较少的水果,如樱桃、草莓、菠萝、西瓜、桃子等。
4.HUA患者应当限制酒精摄入,禁饮黄酒、啤酒和白酒。红酒是否增加血尿酸水平存在争议。
5.建议HUA患者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BMI18.5~23.9kg/m2)。
6.规律运动可降低痛风发作次数,减少HUA相关死亡。鼓励HUA患者坚持适量运动。
7.应当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三)药物治疗
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分层、达标、长程管理,逐步调整剂量,避免短期内血尿酸水平波动过大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1.降尿酸治疗:临床上常用的降尿酸药物包括抑制尿酸合成和促进尿酸排泄两类,需根据病因、合并症及肝、肾功能选择药物。
(1)抑制尿酸生成药物:
别嘌醇:成人初始剂量50~mg/d,每2~5周测血尿酸水平1次,未达标患者每次可递增50~mg,最大剂量mg/d。肾功能不全患者起始剂量每日不超过1.5mg/eGF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3~4期患者推荐剂量为50~mg/d;G5期患者禁用。
非布司他:新型选择性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初始剂量20~40mg/d,2~5周后血尿酸不达标者,逐渐加量,最大剂量80mg/d。
(2)促尿酸排泄药物:
苯溴马隆:成人起始剂量25~50mg/d,2~5周后根据血尿酸水平调整剂量至75mg/d或mg/d,早餐后服用;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异常或肾移植患者,eGFR20~60ml·min-1·1.73m-2患者推荐50mg/d;eGFR20ml·min-1·1.73m-2或尿酸性肾石症患者禁用。服用时须碱化尿液,将尿液pH值调整至6.2~6.9,心肾功能正常者维持尿量ml以上。
(3)新型降尿酸药物:
尿酸酶:将尿酸分解为可溶性产物排出。包括拉布立酶和普瑞凯希。
选择性尿酸重吸收抑制剂:RDEA通过抑制URATl和有机酸转运子4(OAT4)发挥疗效,用于单一足量使用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仍不能达标的痛风患者,可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联合使用。
2.碱化尿液治疗:接受降尿酸药物,尤其是促尿酸排泄药物治疗的患者及尿酸性肾石症患者,推荐将尿pH值维持在6.2~6.9,以增加尿中尿酸溶解度。
(1)碳酸氢钠: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HUA和/或痛风患者。起始剂量0.5~1.0gVI服,3次/d,与其他药物相隔1~2h服用。
(2)枸橼酸盐制剂:包括枸橼酸氢钾钠、枸橼酸钾和枸橼酸钠,以前者最为常用。
3.痛风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期治疗目的是迅速控制关节炎症状。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冷敷。尽早给予药物控制急性发作,越早治疗效果越佳。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是急性关节炎发作的一线治疗药物,上述药物有禁忌或效果不佳时可考虑选择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
(1)秋水仙碱:推荐在痛风发作12h内尽早使用,超过36h后疗效显著降低。起始负荷剂量为1.0mg口服,1h后追加0.5mg,12h后按照0.5mg,1~3次/d。水仙碱不良反应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常见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反应,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停药;少数患者可出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时须停药;肾脏损害可见血尿、少尿、肾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患者须酌情减量。
(2)NSAIDs:包括非选择性环氧化酶(COX)抑制剂和COX-2抑制剂两种,若无禁忌推荐早期足量使用NSAIDs速效制剂。非选择性COX抑制剂主要存在消化道溃疡、胃肠道穿孔、上消化道出血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对于不耐受非选择性COX抑制剂的患者可选用COX-2抑制剂,其胃肠道不良反应可降低50%;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既往有复发性消化道溃疡/出血病史者为所有NSAIDs使用禁忌。COX-2抑制剂可能引起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合并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者避免使用。
(3)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严重急性痛风发作伴有较重全身症状,秋水仙碱、NSAIDs治疗无效或使用受限的患者以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全身给药时,口服泼尼松0.5mg·kg-1·d-1连续用药5~10d停药,或者0.5mg·kg-1·d-1用药2~5d后逐渐减量,总疗程7~10d。不宜口服用药时,可考虑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糖皮质激素应注意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水钠潴留、感染等不良反应,避免使用长效制剂。
(4)新药治疗:NSAIDs、秋水仙碱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难治性急性痛风,或者当患者使用上述药物有禁忌时,可以考虑IL-1受体拮抗剂治疗。
4.降尿酸治疗初期痛风急性发作的预防:痛风患者初始降尿酸治疗时应使用药物预防痛风发作。首选口服小剂量秋水仙碱,推荐剂量0.5~1.0mg/d,轻度肾功能不全无需调整剂量,定期监测肾功能;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剂量减半,0.5mg隔日1次口服或酌情递减;重度肾功能不全或透析患者避免使用。秋水仙碱无效时采用NSAIDs,使用时治疗白癜风要多久最好的白癜风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zz/17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