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的高尿酸血症在关节、肾脏、输尿管、皮肤等部位产生痛风结石,直至造成骨关节和肾脏的损害,还会导致高血脂、高血糖和高血压。高尿酸对机体的损伤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因此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也是个漫长甚至是一生的过程。

足部痛风石

手部痛风石

跖骨侵蚀严重,虫蚀样骨质破坏,骨皮质彭隆菲薄。

痛风的治疗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急性发作的时候止痛消炎,第二个阶段是在间歇期和慢性期的降尿酸治疗。很多患者治疗只停留在第一阶段,其实第二阶段的降尿酸才是最关键的,但又是最难坚持的。因为这个阶段要求使用降尿酸药物把尿酸水平控制在μmol/L以下,治疗时间较长,期间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量,并且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很多患者就是怕麻烦,不能坚持,有的则认为不痛就不需要吃药,有的则担心长期吃药会有副作用。治疗痛风需持之以恒,只要能够坚持规范的治疗,痛风患者完全可以避免反复关节疼痛的折磨,也能够避免关节的畸形、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以及肾功能的受损的情况。治疗痛风西药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抗痛风发作药:

这类药有秋水仙碱片,还有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吲哚美辛具有轻度的排尿酸作用,能消除痛风发作时引起的疼痛,常用于痛风发作所引起的骨关节症。患者在用此类药物时要整片吞,但胃溃疡、癫痫、精神病患者禁止用此药,非甾体抗炎药可长期用。秋水仙碱片的毒副作用较大,目前只限于急性痛风发作期。

  二是尿酸排泄剂:

包括丙磺舒、苯溴马隆等。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盐的重吸收,增加尿酸盐的排泄,从而降低血中尿酸盐的浓度,防止尿酸盐结晶的生成,亦可促进已形成的尿酸盐溶解。该类药无抗炎镇痛作用,一般用于慢性痛风的治疗。

  三是尿酸合成阻断剂:

别嘌呤醇属于这类药。此类药主要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体内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从而减少尿酸的生成,可用于原发性、继发性和慢性痛风病的治疗。它能控制痛风发作时的急性炎症,且必须在痛风的急性期消失后两周左右方可使用。

  痛风患者在用药时还要掌握以下原则:   一、处在急性关节炎期的患者一定要早用药,以免贻误最佳的治疗时机,而且宜过早停药,以免病情发。目前用于治疗急性关节炎期痛风的药物主要包括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等。

  二、伴有高尿酸血症的痛风患者应首选排尿酸药进行治疗,一定要将体内的血尿酸水平维持在微摩尔/升以下,以预防痛风的急性发作,防止痛风石的形成,并保护肾功能。

  三、大量研究认为,对于存在痛风石、合并肾功能不全、存在尿酸结石、痛风反发作的患者以及必须继续应用利尿剂的患者应该给予降尿酸药物治疗。而对于无合并症的患者,若在1年内关节炎再次发作,可给予降尿酸药物治疗。降尿酸药物一般在急性炎症控制1—2周后开始应用,血尿酸应维持在≤μmolL(6.1mgdl)。

  四、痛风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控制嘌呤的摄入量,要多喝水,喝小苏打水也是一个促进尿酸排泄的好方法。

我们采取中医药治疗痛风也有独特之处,在急性发作期宜采用清热解毒,利水渗湿,凉血活血等中药组方,对局部红肿热痛,关节滑膜炎肿胀疼痛消除迅速,且副作用少。慢性期宜采用健脾补气、舒筋活血、滋阴补肾等组方。对于局部疼痛反复发作的部位采取刺血治疗,再配合自制的清热凉血解毒中药膏贴,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一位痛风病史2年男性青壮年,近半年第一跖趾关节疼痛一直发作,服用各种降尿酸及消炎镇痛药物疼痛不能完全缓解,夜间难以睡眠,对药物治疗失去信心。采取局部刺血和中药外敷治疗一次即明显缓解。

5天后复查时局部红肿、静脉怒张等炎症反应已消失,静息痛消失,用力踩地后有轻微疼痛。

对巨大的痛风石形成,在大关节附近、负重区影响活动,压迫神经的,则需要外科切除治疗。围手术期需要配合降尿酸治疗,注意部分患者伤口可能会延迟愈合。

肘关节后侧巨大痛风石形成

完整切除的痛风石

切开包膜可见大量尿酸盐结晶

章允刚:

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中西医结合诊治

创伤骨折:各种复杂骨折、关节损伤脱位、骨不愈合、畸形愈合、骨折后遗症等。

脊柱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骨质疏松症骨折等引起的顽固性腰腿痛。

关节疾病:顽固性关节炎、肩周炎、股骨头坏死引起的关节疼痛僵硬、活动障碍等。

周围神经疾病:胸廓出口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引起的肢体麻木、疼痛、肌肉萎缩等。

腱性疾病:狭窄性腱鞘炎、网球肘、跟痛症等。

其他骨科疑难杂症。









































儿童白癜风饮食
哪个医院白癜风好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hl/10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