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尿酸性肾病
尿酸性肾病又称痛风肾,是由于长期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在肾脏而引起的肾脏病变,以慢性间质小管病变为主要特征。
尿酸性肾病多见于中老年,85%为中老年人,显著肾脏损害者占41%。最新研究观察,痛风病人几乎都有肾脏损害,25%死于肾衰,80%在30岁以后发病,亦有早至10岁的报道。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9:1,女性多在绝经后发病,约40%~80%有阳性家族史。肾脏排泄尿酸主要是由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及肾小管重吸收,由肾脏排泄的尿酸约占肾小球滤过量的6%~12%。正常人体内尿酸池平均1~1.2g,每天排出约~mg。肾脏的损害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慢性高尿酸血症肾病、急性高尿酸血症肾病及尿酸肾结石,最终可导致肾功能不全。
尿酸性肾病的主要症状
1.肾外表现:关节炎、痛风石、痛风结节、高脂血症、高血压及心力衰竭等。
2.肾脏损害表现:水肿、蛋白尿、高血压、夜尿;有肾结石者表现为腰痛、血尿或尿频、尿急、尿痛和发热。
尿酸性肾病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
①急性尿酸肾病:常由血液和尿液尿酸都增高引起,表现为突发少尿或无尿,血氮质水平迅速增高;早期可有肉眼血尿及排出尿酸结石史;发生急性肾衰的原因是结晶堵塞集合管。
②慢性痛风肾病:常因长期高尿酸血症、尿酸结晶沉积于肾间质。可有轻微腰痛、水肿和高血压;尿液呈酸性,伴轻至中度蛋白尿,部分伴脓尿或菌尿,有结石者常有血尿;晚期因多数肾小球受累出现氮质血症甚至尿毒症。
③尿酸性肾石症:结石细小者可无症状,仅在尿中见砂状鱼子样结石;较大者为黄褐色结石,视大小可引起尿路梗阻或肾绞痛;尿酸结石是放射线阴性结石;高尿酸血症常有关节病变、心血管病变、痛风石和痛风发作等肾外表现。
尿酸性肾病的主要治疗
高尿酸血症的病程颇长,大多不能根治,但它是一种可以控制的疾病,特别是在保护肾脏方面,更需要及时有效的干预。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需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解热镇痛消炎药。
高尿酸的控制目标:
①治疗起点:男μmol/L,女μmmol/L
②目标:小于μmmol/L;痛风者小于μmmol/L。小于μmmol/L有利于痛风石的溶解。
高尿酸的治疗:
①低嘌呤饮食。
②大量饮水:每日尿量大于m1/日。
③碱化尿液:口服或静滴碳酸氢钠
④避免使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
⑤可应用抑制尿酸生成和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
⑥有肾结石和积水者请外科协助治疗。
⑦急性肾功能衰竭及终未期肾衰患者行透析治疗。
医院扫码鐭冲搴勭櫧鐧滈鍖婚櫌韬笂鏈夌櫧鐧滈鎬庝箞鍔?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hl/16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