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痛风的检查,不是仅仅只查尿酸。为了全面了解痛风的病因和病情,主要进行如下检查。

一、血液生化——查尿酸

血液生化检查,就是对血液中含有的各种物质进行生化检查,以此来了解肾功能、潜在的疾病等全身状况。痛风患者的检查数据有共同倾向。

首先,就是与痛风关系密切的尿酸的偏高。多数情况下,尿酸在8.0毫克/分升以上,尿酸在8.0毫克/分升以下的患者较少见。部分患者知道在严格控制饮食或控医院检查可得到较为准确的尿酸值。部分患者在用了降低尿酸的药物之后去检查,这时所得到的检查值就低于真实值。由于正确检查结果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建议进行隔日检查以获取较为准确的尿酸值。

其次,是表示肝功能的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的数值。痛风患者中饮酒者居多,γ-GTP的值就偏高。在问诊中对饮酒量进行询问的时候,有人比实际要少报,时候“晚餐就喝一点儿”;可一看γ-GTP的数值,实际情况立刻被暴露。

再次,就是要观察血脂的相关指标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偏高,观察到蛋白-氨基酸相关指标如总蛋白、肌酐等数值也偏高。另外,高密度脂蛋白大都偏低。

还有,同时进行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等的一般血液检查,供诊断参考。

二、尿常规——了解肾脏功能

尿常规检查主要可以了解肾脏是否正常工作。

大部分尿酸都和尿一起排泄。尿的生成场所是肾脏。如果体内的尿酸生成过多,溶解不完的尿酸就在肾中沉积,引起肾功能障碍。反之,也有因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肾病导致尿酸排泄发生障碍,从而引发痛风或高尿酸血症。关于肾脏功能,可以观察尿蛋白、尿糖、尿沉渣等项目。

痛风患者尿常规检查显示出pH值降低,范围在5.0-5.5。这是一种强酸性环境。酸性越强,尿酸越不易溶于水,越易形成结晶。此外,潜血反应呈阳性,尿沉渣的红细胞增加。

另外,通过测定尿中的尿酸和肌酐浓度,可以划分痛风的类型(尿酸排泄低下型或尿酸过量转化型)。

三、24小时尿检——了解尿酸排泄量

这个检查,收集一天的尿液,对一天尿酸排泄量进行测定。

肾脏通过摄取水量对尿量进行调节。每次排出的尿液中尿酸浓度,因摄取水量多少发生相应变化。对一天中尿液中尿酸的量进行测定,能更准确地诊断痛风。

24小时尿检的采集尿液方法:

▲决定开始采集尿液时间,将24小时的尿盛入一个容器(蓄尿),在采集尿液中,要防治酒精混入尿液中;

▲测量蓄积的全部尿量;

▲测量完毕以后,用棍子等充分搅拌,取10毫升左右放入小瓶中,扔掉剩下的那部分;

▲盛入小瓶中的尿液医院,告诉医生一天的尿量并请其化验。医生通过检测这部分尿的尿酸浓度推算出一天尿酸排泄量,这能对痛风的诊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采集尿液的要点:

采集尿液中,要控制一切酒精。

在进行第二步操作时,如果蓄积尿液使用的容器不带刻度线,在容器中尿量位置用笔做上记号,首先完成操作第三步。然后注水至记号处,用量杯量取并计算总量。

每日尿酸排泄量计算公式:

每日尿酸排泄量(毫克)=尿酸浓度(毫克/分升)×每日尿量

四、尿酸净化值——了解痛风类型

所谓尿酸净化值,就是指尿酸的排泄能力。每日尿酸排泄量和尿酸净化值结合可判断痛风的类型。尿酸净化值是通过尿液、血液中尿酸的量和尿量计算得出的。

尿酸排泄低下型中,尿酸净化值低下,尿酸排泄量正常或低下。尿酸生成量过多型中,尿酸净化值正常,尿酸排泄量增加。

进行这些检查比较复杂,有可能需要住院,最好事先做好准备。

五、关节X线检查——了解关节部位的骨骼变形

痛风一旦慢性化,就引发关节部位的损伤恶化,可导致骨骼变形。这通过X线检查就可知道。引发炎症的关节骨骼,就像被老鼠啃过后一样。如果再恶化,全部骨骼就开始溶解。

六、胸部X线、心电图、CT和MRI检查——了解有无并发症

这些检查都是为了了解是否引发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所有患者都进行胸部X线、心电图检查,怀疑有脑血管疾病时,要进行CT、MRI检查。

赞赏









































鐧界櫆椋庣敤浠涔堣嵂鏈绠$敤
鍖椾含鐧界櫆椋庝环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hl/16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