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脾经治痛风,膀胱毒素需肃清,

太溪复溜加筑宾;祛火排毒肝胆经,

三焦两肠要常做;敲打带脉病安宁。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疾病。人体内尿酸是不断的生成和排泄的,因此它在血液中要维持一定的浓度,在“嘌呤”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有多种酶的参与,由于酶的先天性异常或某些尚未明确的因素,造成代谢发生紊乱,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引起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症的反应。痛风在潜伏期时,工作生活如常,偶有轻度恶心、微痛、晨起关节不适,乏力、食欲不振等现象,发病初期就会尿酸过量生产或尿酸排泻不充分,引起尿酸结晶堆积在软骨,软组织,肾脏以及关节处,在关节处的沉积会造成剧烈的疼痛。

其实各种类型的关节炎都属中医痹症。按照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关节炎偏于风者,以祛风为主;偏于寒者,以散寒为主;湿邪偏胜者,以化湿为主;热邪偏胜者,以清热为主。中医治疗痛风是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法,加上中药中所含的一些生物成分,促进尿酸的排泄。急性期辨证为湿热内蕴,治宜清热利湿为主;缓解期辨证为瘀血阻络,治宜活血通络为主。

这里咱们只对穴位治疗痛风的口诀做一下解释:

一、“打通脾经治痛风”是说在脾经的流注时间(早晨9:00-11:00之间)敲打刺激脾经并按摩脾经上的痛点。脾为后天之本,有运化水谷的作用,脾经上的穴位是帮助身体进行血液循环的,它能把新鲜的血液引导病灶之处,起到消炎的效果。

二、“膀胱毒素需肃清”,这句话的意思是让大家在治疗任何疾病时都不要忘记了膀胱经的作用。因为人体平时经常性的排毒无非就是从汗液、尿液和大便三个方面进行,当然还有自然抵御的排毒方式,如咳嗽、涕泪、呕秽、脚气、发脾气等等,这里就不细说了。尿酸也是毒素,尿酸过高也是排毒不畅的原因,打通了膀胱经就疏通了身体的排水通道,能使毒素经尿液顺利排出体外。

三、“太溪复溜加筑宾”,“太溪、复溜、筑宾”这三个穴位均是肾经的要穴。在前面的《五俞穴的介绍》说过,肾经的“俞”穴和“原穴”都是“太溪”穴(在脚内踝骨后面,跟骨上面的凹陷处),属土。“太者,可大可小无限也;溪者,山涧之流水也”,此名就是统领山涧大小之流水的意思。水在人体之中是血液组成的一部分,把“太溪穴”用好了就等于是调动了静脉中的血液(小溪之水),新鲜的血液就会冲开体内的淤血,形成良性循环。它是阴阳双补的穴位(原穴),并且能解除尿里的毒素,对于尿酸过高的痛风患者来说,想从源头解决问题必须要选择此穴。“复溜”穴(跟腱的前方,内踝骨上两横指多一点,或太溪穴直上2寸的地方),是肾经的“经穴”“复者,重复也;溜,回流也”是指让停留和於堵在身体里的有害物质被血液冲洗后排出,新鲜的气血重新流动起来的意思。专门治疗人体水功能代谢失常,像水肿腹胀、腿部水肿胀的治疗均是它的拿手好戏,肾经和膀胱经的配合是治疗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筑宾”穴(内踝骨上5寸:大概六横指的位置)是阴维脉的“郄穴”。“筑者,通“祝”也;为庆祝之意。宾者,宾客也。”是庆祝宾客到来的意思,那么是哪些宾客呢?就是足三阴经即肝、脾、肾三经的气血,足三阴经气血混和重组后的凉湿水气在此穴交于肾经。它是和肝经的“太冲穴”一样,也是人体最大的排毒要穴。对解除烟毒、气毒、药毒、湿毒它都很在行,并有化痰活血之功能,像尿酸过高所造成的痛风之症它是必选之穴。

四、“祛火排毒肝胆经”其实也是让患者注意按摩肝经上的穴位,主要是“太冲穴至行间穴”起到解毒的作用,关于“太冲穴”在前面《五俞穴的介绍》中也有所阐述,这里就不多说了。因为肝胆相表里,肝经的毒素会向胆经排泄以寻找出路,胆经如果不加以疏通就不能及时的缓解肝脏的压力,从而造成毒素沉淀在血液中引发病症,因此平时常敲打胆经保持胆经的通畅是对肝脏最好的保护,也是保持身体和谐的关键所在。

五、“三焦两肠要常做”,因为三焦经是胆经的同名经,胆经的毒素过多没有及时排出时,就会循经而上直奔三焦经,从而引起头痛脑涨等不适之症,在三焦经上刮刮痧或拔拔罐将毒素排出就会缓解胆经和肝经的压力,从侧面帮助达到解毒的效果。“两肠”指的是大肠经和小肠经,这些不用仔细说了,因为前面说过了,人体三大排毒方式之一就又大便排毒,大肠小肠两经如果不通畅就会排毒不利引发或加重痛风患者的负担,因此,患者朋友要在两肠经的流注时间多按摩按摩它们使其保持气血通畅,这样才能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

六、“敲打带脉病安宁”指的也是要保持大便通畅,晚上临睡前敲五到十分钟的带脉,第二天大便会结的顺利一些,千万不可小瞧便秘,它可是诱发很多疾病的主谋啊!您要想保持健康、美丽和活力就要大便不费力。

=====================================

我是医院的梁子赫。我院主要从事:新九针疗法、针灸、针刀、新型浮针疗法、腕踝针疗法、套管一针灵疗法、正骨整脊整形手法、脉象脉法、微创穴位埋线、新型膏药制作等医学技术培训班。您和您身边的朋友有对这方面感兴趣想参加的,可随时联系我。找我获取相关资料。梁老师:电话(   于女士近日来到医院针灸科治疗。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并观察疼痛部位,医生发现其背部僵硬,肌肉呈现条索状,且局部有硬块,说明有气滞血瘀。鉴于于女士大面积背部疼痛,医生决定为其行走罐治疗。医生先在于女士背部涂上一层红花油,再将火罐吸附在皮肤上,然后沿着背部的经络上下推移,由于罐子的摩擦和刺激作用,于女士的背部皮肤很快由红变暗,出现大面积黑色的瘀血斑。走罐完毕后,于女士顿时觉得背部轻松,疼痛有了明显缓解。   现在,越来越多的都市女性出现背部疼痛,多与长期固定僵硬的姿势有关。特别是收银服务的窗口人员长期重复一种姿势,很容易因为气滞血瘀而引起背部疼痛,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肌肉纤维组织炎的发生。对于大面积疼痛的患者,进行局部针灸效果并不理想,而采用走罐治疗则可以迅速改善疼痛症状。   因为背部的膀胱经是人体脏腑汇聚的地方,通过走罐大范围地刺激后,可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散寒气。走罐适宜大面积的疼痛,有肌筋膜炎、肩背部疼痛、腰部疼痛的患者不妨一试,一般一个疗程下来,症状会有明显改善。穴位贴敷治痛经23岁的姗姗5年前因经期淋雨受寒后出现痛经,每到经期就会痛得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必须卧床休息,无法坚持工作。周期性疼痛如同定期“受刑”。她到医院针灸科就诊,医生号脉后认为姗姗证属寒湿凝滞,治以温经散寒,行气止痛。采用穴位贴敷外治法两次后,患者月经来潮时少腹坠痛明显减轻,能坚持工作。治两疗程后,腹痛等症状悉除,随访半年未复发。   中医认为,“痛经”是由于气血失调,血行受阻引起的疼痛,所谓“不通则痛”。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的一种外治法,它是在中医基本理论特别是“经络学说”的指导下,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发挥了穴位与药物的双重效应,使之起到行气血、营阴阳的整体作用,且无创伤,无痛苦,方法简便,对惧针者、体质虚弱者、不宜服药者尤为适宜。   穴位贴敷治疗寒湿凝滞型病痛疗效最好,药选丁香、肉桂、细辛、元胡、川穹、红花各等份,研末用醋调匀,随用随调。所选中药均为辛温之品,兼有芳香走窜或行气活血之效,易于皮肤吸收。用醋调敷,促进药物渗透。   贴敷取主穴关元、神阙。根据病情可加气海、次髎、水道、肾俞等穴。所选主穴为任脉经穴,并与冲脉相遁通。《素问·举痛论》说:“冲脉起于关元”。冲脉穴位于脐下三寸,又称“丹田”,为《难经》所言“脐下肾间动气之所”,内通胞宫,因此具有调理冲任、补肾壮阳、温通经脉之功效,是治疗妇科病之要穴。神阙居脐中,亦属任脉经穴,乃“神气”通行出入之门户。气海调理一身之气;肾俞温肾壮阳;水道为阳明经穴,《千金要方》中称“胞门”、“子户”,是治疗腹痛的常用穴;次髎穴祛寒止痛。

(目前已有人已







































北京哪个医院对白癜风治疗有效果
白癜风早期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hl/17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