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高尿酸血症1什么是药源性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嘌呤核苷酸代谢紊乱导致的代谢性疾病,表现为尿酸合成增加或排泄减少,从而使尿酸在人体中积累。有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及慢性肾病等密切相关;有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终会发展为痛风。2高尿酸血症的分类

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受到遗传、性别、年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药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尿酸血症在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我们都知道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原发性高尿酸血症是由嘌呤代谢异常引起,常发病于喜欢饮酒、偏爱海鲜、肉类等高嘌呤饮食的朋友。

有些患者在体检时查出有高尿酸血症,可是平时吃海鲜不多,很少喝酒也很少吃肉,那为什么尿酸会高呢?其实有些高尿酸血症是继发性的,通常由某些系统性疾病或者药物引起,其中药物是重要原因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是药源性高尿酸血症。3药源性高尿酸血症

药源性高尿酸血症属于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发病机制是药物通过促进内源性尿酸生成和(或)减少尿酸排出,从而导致高尿酸血症。药物引起的血尿酸增高在临床没有症状时,被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但随着血尿酸水平增高和病程延长,会逐渐发展为肾结石和痛风,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如腰部酸胀不适、腰腹部刀割样剧痛、急性关节炎等。

引起药源性高尿酸血症的药物

利尿剂

利尿剂通过减少肾小管对钠离子、氯离子等的重吸收,增加水分的排出,产生利尿作用。几乎所有的利尿剂都可导致高尿酸血症,特别是髓袢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剂最为常见,如呋塞米、托拉塞米、氢氯噻嗪等。

维生素C

维生素C属于酸性物质,当大剂量使用时,可使人体尿中草酸盐的含量增加10倍以上,从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降糖药物

双胍类降糖药在人体内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乳酸积聚,乳酸可抑制肾脏近曲小管处的尿酸分泌,从而引起高尿酸血症。此外,胰岛素也可升高人体尿酸水平。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作为血小板抑制剂在临床应用广泛,它影响尿酸代谢是双向的。低剂量(小于2g/d)的时候可抑制肾小管分泌尿酸,从而引起血尿酸浓度升高。大剂量使用时可抑制尿酸的分泌和重吸收,但抑制重吸收的作用更强,可使尿酸从尿中排泄增加。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可以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球的滤过率降低,特别是它和利尿剂合用时,可以使尿酸排泄减少,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喹诺酮类抗生素

此类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可能竞争性抑制尿酸排泄,从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左旋多巴

左旋多巴是抗帕金森药物,它在人体内代谢成高香草酸和苦杏仁酸,均会与尿酸竞争排泄路径,从而使尿酸排泄减少,引起高尿酸血症。

肌苷

肌苷是嘌呤代谢的中间产物,它在人体内分解出大量的尿酸,进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胰酶制剂

胰酶制剂含有大量的嘌呤成分,当人体长期大剂量使用这类药物时,可引起高尿酸血症。

果糖

果糖是一种单糖,它在代谢过程中会导致细胞内磷酸化减弱和ATP耗竭,ATP耗竭将增加嘌呤代谢酶的活性,加速人体产生尿酸,从而导致人体内尿酸升高。

抗肿瘤化疗药物

抗肿瘤化疗药物在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时,可以使细胞死亡数量急剧增加,进而使嘌呤降解增加,使尿酸贮积,从而引起高尿酸血症。

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可以造成肾组织损伤,而影响血中尿酸的分泌和排泄,引起高尿酸血症。他克莫司能引起剂量依赖的入球小动脉收缩,进而可导致高危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和肾损伤。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大剂量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可以使白细胞生成增加,加快细胞周转速率,增加嘌呤代谢,进而使尿酸水平增高。

乙醇

乙醇对尿酸的生成和消除过程都有影响。啤酒中的鸟嘌呤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生成尿酸。饮酒过多会加速ATP在肝脏的水解,最终生成尿酸。乙醇能使糖原异生障碍,会导致血清中的乳酸和酮体贮积,进而竞争性抑制尿酸在肾小管的排泄,从而使尿酸增高。此外,乙醇还能引起机体脱水,增加血尿酸的浓度。4药源性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1、药源性高尿酸血症在没有症状时是不需要特殊处理的,但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以低嘌呤食物为主;每天多饮水,饮水量要保证每天的尿量在毫升以上。

2、当尿液的pH6.0时,需要碱化尿液,常用碱化尿液的药物是碳酸氢钠或者枸橼酸氢钾钠。

3、如果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应该建议患者停用可疑药物。

4、对已经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者,在药物治疗时尽可能避免选用能引起尿酸升高的药物。

本期胸科药师带您了解了引起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在用药过程中特别是长期、联合用药时,我们更要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jc/101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