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皮下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0424/6188492.html

尽管痛风越来越常见,但是大家似乎对它还是一知半解,导致治疗过程中出现很多误区。

为了让痛风患者了解痛风这个疾病,今将痛风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归纳为6个知识点,为大家一一解答。

痛风不同阶段应该如何治疗?

痛风分为3个时期(急性发作期、间歇期、慢性痛风石病变期),每个时期的治疗策略不尽相同。

急性发作期:以抗炎治疗为主

争取在24小时内使用抗炎止痛药物,已使用降尿酸治疗的可继续使用,没使用降尿酸药物治疗的:若规律使用抗炎治疗,可同时给予降尿酸治疗;

若无规律抗炎治疗则建议2周后再降尿酸治疗。

间歇期:以降尿酸为主

需要坚持长期的降尿酸治疗,使血尿酸<6mg/dl,可降低痛风的复发率,预防并发症。同时,小剂量抗炎治疗的辅助有利于预防痛风发作。

慢性痛风石病变期:以降尿酸为主

降尿酸达标治疗,控制血尿酸<5mg/dl,有利于痛风结晶的溶解。

痛风缓解了,还需要吃药治疗吗?

痛风发作时只要吃上止痛药(如秋水仙碱)后,症状多半能很快缓解;即便什么药也不用,疼痛症状在两周内基本也能缓解。

但是疼痛缓解不代表病已痊愈,如果不纠正高尿酸血症,它对关节、肾脏以及心血管的的损害就不会停止。

因此,痛风症状缓解后的降尿酸治疗是一场持久战。

尿酸值过高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肾脏有极强的代偿功能,丧失七成功能才会表现为肌酐升高,因此肾脏损害常不易发现。但肾脏损害一旦进展为“痛风肾”,便难以逆转,且治疗效果不佳。

无症状的高尿酸有可能持续10~20年,有的人直到出现肾衰竭,甚至尿毒症时才被发现。

因此,一旦尿酸高,要十分警惕。坚持达标治疗,配合积极的饮食控制、合理用药,控制好尿酸水平。

可以长期服用“消炎镇痛药”来预防痛风发作吗?

导致痛风的罪魁祸首是高尿酸血症。因此预防痛风发作,关键是要控制好血尿酸,除了低嘌呤饮食以外,往往还需要“降尿酸药物”治疗。

但有些人不以为然,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或秋水仙碱,这样不仅起不到预防作用,还可能会导致严重肾损害。

非甾体类消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皆属于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的药物,具有快速消炎、缓解疼痛的作用。但此类药既不影响尿酸代谢,也不增加尿酸排泄,纯属对症治疗,而非对因治疗,治标不治本。

另外,此类药物不良反应普遍较大,除能引起严重胃肠道反应外,还可导致肾脏损害。

哪些药物会影响尿酸水平?

促尿酸升高:NSAIDs、氢氯噻嗪、胰岛素、环孢素、巯嘌呤、青霉素、莫西沙星、维生素C、维生素B1、环磷酰胺、奥沙利铂等。

促尿酸排泄:氯沙坦、非诺贝特、降钙素、利血平、雌激素、糖皮质激素等。

痛风不治疗会出现什么后果?

痛风的急性发作疼痛剧烈,来去匆匆,因此大部分患者只注重急性期的抗炎止痛,但实际上,缓解期/慢性期血尿酸水平的控制和合并症的防治才是治疗的关键。

如不规律控制尿酸,痛风就容易反复发作,累及多个关节,甚至导致关节畸形。高尿酸血症除了可能引发痛风外,还与肥胖、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脂肪肝和糖尿病等代谢相关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少数患者以肾结石起病,可有腰痛、血尿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引起肾功能衰竭、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肾间质纤维化等病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高尿酸血症会加速肾功能衰竭的速度。

简而言之,如果痛风长期放任不管,则有可能会损伤身体的重要脏器——心脏病、糖尿病、脂肪肝、肾衰竭。

点亮在看,一起携手战胜风湿免疫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jc/1022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