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也在逐渐变化。我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率逐年升高,并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达到13.3%。患者超过1.8亿,痛风患者超过万。但从7种常见慢性疾病的诊治现状看,痛风规范化诊疗的推广力度及患者依从性却是最低的。
一.?定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状态!
1.高尿酸血症:
通常饮食状态下,2次采集非同日的空腹血,血清尿酸水平μmol/L时(既往为男性高于μmol/L、女性高于μmol/L),为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常由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导致。体温37℃时,尿酸在血清中的饱和溶解度为.5μmol/L,超过此值可引起尿酸盐结晶析出,在关节腔和其他组织中沉积。
2.痛风:
指因血尿酸过高而沉积在关节、组织中造成多种损害的一组疾病,异质性较强,严重者可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最终可能危及生命。
?
二.病因和分期
主要分为原发、继发两大类。后者包括:
1.?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慢性白血病、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贫血、淋巴瘤及多种实体肿瘤化疗时,由于细胞内核酸大量分解而致尿酸产生过多。
2.?各类肾脏疾病:由于肾功能不全、肾小管疾病造成尿酸排泄减少而使血尿酸增高。
3.?服用某些药物:常见为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复方降压片、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抗帕金森病药物、小剂量阿司匹林(75~mg/d)、维生素B12、烟草酸、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环孢素A、硫唑嘌呤)等。
4.?有机酸产生过多,抑制尿酸排泄:如乳酸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过度运动、饥饿、摄入酒精等。?
三.治疗
核心:改善生活方式,特别是对于早期发现的患者。
一)非药物治疗
1.痛风相关健康常识、健康行为的宣传:
(1)避免发作诱因并保持生活规律、平稳:如应避免高嘌呤饮食、酒精、外伤、劳累、寒冷、应激、手术、腹泻、脱水等。
(2)尽量避免使用升高尿酸的药物。
(3)定期督促监测血尿酸水平。
(4)坚持服药监督(用药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5)监控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并按照慢性病管理规范严格管理。
(6)心理支持、树立疾病治疗信心。
(7)定期随访,保持良好的沟通。
(8)痛风急性期规范就诊专科如疼痛科,风湿免疫科等规范用药,规范治疗。
2.饮食结构调整:
对所有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均应进行饮食管理。
(1)更新和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饮食管理不能代替药物治疗,但可能减少药物剂量。传统的低嘌呤饮食观念需要更新,不能单纯以嘌呤含量来界定食物的选择,目前强调每日饮食嘌呤含量控制在mg以下。
(2)饮食建议需明确告知患者避免、限制和鼓励的食物种类。
(3)建议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L以上,应避免饮用含果糖饮料或含糖软饮料、果汁和浓汤,可以饮用水、茶或不加糖的咖啡。除此之外,各种肉汤类也尽量不要喝,因为嘌呤易溶于水,久煮的肉汤的嘌呤含量相当高。
(4)强调饮食控制需要个体化,需从个人、家庭、社会、心理等各方面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jc/102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