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属于中医痹病的范畴,在中医文献中称为“历节”和“痛风”。

临床以关节、筋骨、肌肉疼痛、肿胀、红热、麻木、重着,屈伸不利为主要表现。其病位初期在肢体、关节之经脉,继则侵蚀筋骨,内损脏腑。

痛风的危害

1)脑血管障碍

同样是导因于动脉硬化的问题,差别是在脑部发生。其症状包括头痛、头昏眼花、手脚发麻或麻痹等,严重的话,病人有失去意识之虞,甚至死亡,病患就诊时除了血管摄影外,还需做脑部的CT、MRI检查。

2)糖尿病

糖尿病与痛风两者都是因为体内代谢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很容易并发于患者身上。糖尿病是因为调节血糖的胰岛素荷尔蒙缺乏,导致体内持续处于高血糖的状态;而尿酸值与血糖值之间大有相关,通常尿酸值高者,血糖值也会比较高。

3)高血压/高血脂

痛风患者大多是较为肥胖体型,体内蓄积过多的脂肪容易使动脉硬化而引起高血压;且由于痛风患者日常饮食上偏向摄取高脂、高热量食物,因此体内的中性脂肪含量都相当高,胆固醇值通常也都超过正常标准,是高脂血症的好发族群之一。

目前,对于痛风的治疗主要是以缓解症状,控制尿酸,延缓病情的发展,防止痛风石形成,提高生活质量为主。中医药在这些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下面介绍一些中医治疗痛风的特色疗法以及痛风病人日常可以选用的养生药膳。

中医特色疗法

1中药封包:

将具有清热解毒、除湿通络、活血化瘀的中药研成粉状,调以温热水,配制成稠膏,包置于身体的患部或穴位上。通过药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利用其温热透过皮肤,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以达到清热解毒、除湿消肿止痛的治疗效果。

2蜡疗:

利用加热的蜡汁浇在患处,或将患部浸入蜡液中的理疗方法。通过扩张局部毛细血管,增加其通透性,促进局部渗出的吸收,消除肌肉痉挛和增加软组织的伸展性,达到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此法需专业医师操作)

3中药足浴:

将适合患者的中药配方煎煮后,将药汁倒入足浴桶中进行足浴。常用方药:牛膝、金银花、薏苡仁、蒲公英各30克,土茯苓50克,伸筋草、鸡血藤、透骨草、皂角刺、川芎各20克,五加皮、枯矾各15克。本方具有清热解毒,除湿通络,活血消肿止痛的功效。

常用养生药膳

1,红豆薏苡仁粥

——适用于痛风急性发作、关节红肿疼痛者

材料:红豆、生薏苡仁各50克,粳米克。

制法:先将红豆、薏苡仁洗净,加水适量,煮15分钟,再入粳米煮粥食服。

功效:健脾祛湿,消肿止痛

2,桃仁粳米粥

——适用于瘀血痰浊痹阻型患者

材料:桃仁10克,薏苡仁15克,粳米克。

制法: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用粳米煮为稀粥,即可食用。

功效: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3,薏苡仁茯苓粥

——适用于各类痛风患者

材料:薏苡仁30克,白茯苓15克,粳米克。

制法:将薏苡仁、茯苓研成细末,备用;洗净粳米,置于砂锅内,加清水及薏苡仁、白茯苓粉,拌匀,文火煨粥,拌匀。

功效:益气健脾,祛湿消肿

4,桑枝寄生粥

——适用于年老体虚、肝肾不足之痛风患者

材料:桑寄生30克,桑枝15克,粳米克。

制法:将桑寄生、桑枝洗净,加水煮15~20分钟,取煎液入粳米熬粥。每天1剂,可持续服用。

功效:补益肝肾,祛风除湿,强筋健骨。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必须坚持日常防护,长期用药,自觉地配合医生治疗,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痛风的发作或进一步进展,防止造成骨破坏及脏器的损伤。对于急性痛风剧烈疼痛和伴有全身症状者应卧床休息,同时多饮水以利尿酸的排出。

赞赏









































北京白癜风的价格
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jc/15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