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是一种嘌呤代谢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年增高,并呈年轻化趋势,痛风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医院学者开展的一项全国性研究表明,我国人群中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3%,男性中高达18.5%,明显高于女性(8.0%)。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构成了代谢综合征。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正常嘌呤饮食状况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μmol/L,女性>μmol/L。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人体内约80%尿酸为内源性嘌呤代谢,约20%来源于富含嘌呤的食物。尿酸排出减少,是高尿酸血症发生的最主要原因。随着年龄增高,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肾小管尿酸分泌功能下降导致尿酸排泄障碍。进食过多高嘌呤饮食如海鲜、动物内脏、香菇以及饮酒也是导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重要原因。
高尿酸血症的危害有哪些呢?
1、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发病基础,虽然血中尿酸值轻度或偶然增高不会引起痛风、结石及关节炎。但若长期过高,尿酸盐在机体的软骨、关节处沉积下来造成损害,便会产生痛风性关节炎,关节变形。血尿酸水平越高,未来5年发生痛风的可能性越大。
2、高尿酸刺激血管壁,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高尿酸血症可作为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3、高尿酸血症与糖尿病:长期高尿酸血症可破坏胰腺β细胞功能而诱发糖尿病。
4、高尿酸血症与肾脏损害:大量尿酸长期从肾小管通过,形成尿酸结晶、结石沉积于肾脏,造成痛风性肾病,肾功损害,甚至尿毒症。
高尿酸血症一定会发展成痛风吗
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组织,从而引起炎症反应。血尿酸水平升高不一定会得痛风,但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尿酸盐结晶沉积是高尿酸血症的结果。痛风发病有明显的异质性,除高尿酸血症外可表现为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尿路结石。
什么情况需要降尿酸治疗
无心血管危险因素,血尿酸μmol/L时,一般应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开始降尿酸治疗;有痛风、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男性μmol/L,女性μmol/L,一般应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开始降尿酸治疗。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1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戒烟酒、坚持运动和控制体重。
(1)健康饮食:首先要控制总热能摄入,饮食应以低嘌呤食物为主,包括谷类、蔬菜(除外含嘌呤高的如菠菜、扁豆、毛豆、蘑菇、菌类、鲜豌豆等)、糖类、果汁类、乳类、蛋类、茶、干果、红酒等;适当控制粗粮、肉类、鱼类、贝壳类、豆类及其制品的z入;严格控制海鲜、动物内脏、浓肉汁、凤尾鱼、沙丁鱼等食物摄入。
(2)多饮水,每日饮白开水ml以上,保证尿量在ml以上,以促进尿酸排出;禁饮啤酒和白酒,因酒精会减少尿酸排泄,啤酒尤其是如此。
(3)坚持运动,控制体重:每日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以上。肥胖者应减体重,使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或损伤而引起的血尿酸升高。
2
长期服用苏打片(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碱性尿液中尿酸溶解度高,每次服苏打片1-2克,每天4次。
3
经过以上处理,血尿酸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或尿酸仍高于正常指标上限,又合并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和动脉硬化,以及肾功能不全,应在医生指导下,按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
血尿酸控制目标
一般患者血尿酸μmol/L;合并痛风的慢性肾脏病者血尿酸μmol/L,有痛风史者血尿酸μmol/L。
治疗疗程如何确定
开始降尿酸或调整用药期间,一般每2~5周测定一次血尿酸,血尿酸达标后至少每6个月测定一次。尿酸长期控制在目标值,降尿酸药物使用剂量已很小,且血压、血糖、血脂和体重指数等指标都达标,可考虑停药。
总之,尿酸的形成只有20%是来源于饮食,80%是自身代谢所产生,因此即使控制了饮食还是很难把尿酸降下来,对于痛风病人来说需要服药才能把尿酸降下来,降下来后还要继续服药控制使之持续达标(血尿酸umol/L),一些病人痛的时候才来治,而不痛的时候就不管,这种观念是不对的。有些病人担心长期服用降尿酸药物会引起肝肾损害的副作用,一般常规治疗剂量的降尿酸药物,如果不过敏,很少会引起肝肾方面的副作用,而过高的尿酸如果不降低,反而会影响到肾功能和心脑血管系统。”
另外,现在年轻人比较喜欢喝饮料,甚至喝果汁饮料代替了喝水,而这些果汁饮料也会影响尿酸的排泄,使血尿酸升高,这也可能是一些小孩子血尿酸高的原因,不容忽视。因此,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应该避免高嘌呤饮食,多喝水,适当运动,保持理想体重,并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
文字
内分泌科苗建英
排版
宣传科康曦
审核
宣传科袁晓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jc/99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