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者:李长贵教授编辑:阿姣
来源:高高高高
导读:年7月29日-31日,山东省青岛市举行了为期三天的第六届“东方痛风论坛”,中国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研究和临床治疗专家李长贵教授给大家做了《原发性痛风的诊疗进展》专题报告,本报告给医生的临床诊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启发。同时,此次会上还举行了《实用痛风病学》的新书发布会,此书李长贵教授为主编,母义明、林孝义教授为名誉主编,书中结合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对提高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诊疗和研究水平具有极高的价值,推荐给各位。本文为小编参会的听课笔记,与没有参会的各位“高高高高”微友分享!
李长贵专家介绍李长贵,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指导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山东省痛风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山东省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青医院代谢病科主任。
一、前言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高、尿酸盐晶体(MSU)沉积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炎症性疾病。痛风以反复发作的急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和剧烈疼痛为临床特征,严重者出现关节破坏,甚至引起尿酸性肾病。
目前我国痛风的发病率介于1-3%,已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常见病和重大疾病。
二、原发性痛风的诊断进展
年ACR有关痛风的诊断标准
一、关节液中有特异性尿酸盐结晶
二、用化学方法或偏振显微镜证实痛风石中含尿酸盐结晶
三、具备以下12条表现(临床、实验室、X线表现)中的6条
1、急性关节炎一次以上的发作
2、1天内炎症达高峰
3、单关节炎发作
4、可见关节发红
5、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6、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发作
7、单侧跗关节发作
8、可疑痛风石
9、高尿酸血症
10、X线关节内偏心性肿胀
11、X线皮质下无骨侵蚀囊肿
12、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对年痛风的诊断标准分析
一、ACR强调偏振光显微镜下发现关节腔积液或痛风石中存在尿酸盐结晶,即可
确诊痛风,但作为创伤性检查,尿酸盐结晶获取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临床工作中,90%以上的痛风患者通过ACR诊断标准中第三条来诊断。
三、参照ACR诊断中的第三条(符合12条中的6条)来诊断痛风的敏感性为87.6%,误诊率为19.5%。
年ACR痛风诊断标准的修订意见
1、对未确诊的患者,建议进行常规的关节滑液尿酸盐结晶检查。
2、如果怀疑痛风,在无临床症状的关节内发现尿酸盐结晶,也可确诊痛风。
3、如果患者有典型的痛风临床表现(发生于下肢的急性单关节炎,剧烈疼痛、明显红肿、拒摸、特别是病情发展迅速,12小时内达高峰),可作出痛风的临床诊断。
4、血尿酸水平即不能确诊也不能排除痛风,因为许多高尿酸血症患者并不发展为痛风,而在痛风急性期,血尿酸也可能正常。
5、痛风与感染性关节炎可能会并存,因此,即使已经证实关节滑液中存在尿酸盐结晶,也要对滑液做细菌培养。
6、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对痛风患者肾尿酸排泄情况进行评估,然而对于发病年龄小于25岁的痛风患者及有痛风家族史的患者需要评估。
7、痛风患者肾结石发病率高,因此,所有肾结石患者均应确认是否为尿酸盐结石。
8、影像学检查虽然可用于痛风的鉴别诊断,显示痛风的典型特征,但不能用于痛风的早期诊断。
9、应对痛风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包括代谢综合征、慢性肾脏疾病、家族史和生活方式等。
年ACR最新痛风诊断量化赋分建议
年ACR最新痛风诊断量化赋分建议
年ACR最新痛风诊断量化赋分建议
标准
分类
得分
临床表现
受累关节部位和数目
踝关节/足中段(单关节或寡关节)
1
第一跖趾关节(单关节或寡关节)
2
特异性症状数目(个)
(红肿、明显疼痛、活动受限)
1个
1
2个
2
3个
3
典型发作次数
(符合2-3条为典型发作;1、疼痛达峰时间<24小时;2、症状缓解时间<14天;3、间歇期)
单次典型发作
1
多次典型发作
2
痛风石
有
4
实验室指标
血尿酸水平
(未使用降尿酸药物;急性发作4周后;任意时间的最高值)
~μmol/L
2
~μmol/L
3
≥μmol/L
4
影像学
超声或双能CT发现尿酸盐沉积
有
4
X线示痛风骨侵蚀表现
有
4
痛风急性发作的注意事项
1、快速、高效控制痛风发作:镇痛药物的使用,大剂量、短疗程。
2、药物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镇痛药物最好在发作24小时内开始使用,秋水仙碱初始治疗应争取在36小时以内,否则,疗效受影响。
3、已进行的降尿酸治疗不应中断:已经服用降尿酸药物出现急性发作者,不要停止降尿酸治疗。
4、加强患者教育,开始自我治疗:痛风急性期时,最好静止,抬高患肢,注意低嘌呤饮食,多饮水。
5、尿酸持续达标是“根治”痛风的希望所在,最为重要的是明确痛风发作的根本原因是体内尿酸过多。
原发性痛风传统镇痛药物治疗进展
3.1、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方案
药物选择原则:根据疼痛程度和受累关节数量进行选择。
严重程度(VAS)
受累关节数目
治疗方案
轻/中度发作
0-6
1个或2个小关节,1个大关节
单药治疗:
口服NSAIDS;
口服或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
口服秋水仙碱;
需要时可局部冰敷
重度发作
7-10
多个小关节,1-2个大关节
联合治疗:
口服秋水仙碱+口服NSAIDS;
口服秋水仙碱+口服糖皮质激素;
关节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其它疗法。
3.2、传统痛风镇痛药物
NSAIDS类药物;
秋水仙碱;
糖皮质激素;
秋水仙碱治疗痛风的指南
1、美国ACR和欧洲EULAR指南均推荐秋水仙碱为痛风急性发作期一线药物。
2、ACR和EULAR指南均推荐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
首服1.0mg,一小时后0.5mg,12小时后给予预防剂量0.5mgqd/BID,直到症状缓解。
3、急性痛风发作的预防治疗:
A、EULAR指南建议降尿酸治疗前2周开始用小剂量秋水仙碱0.5mgqd/BID,连续6-12个月;
B、ACR指南推荐:
?存在痛风症状(急性痛风发作3个月内,存在痛风石,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者,建议小剂量秋水仙碱持续预防治疗。
?无上述痛风症状者,建议小剂量秋水仙碱预防性治疗至少6个月;
?无痛风石者,建议血尿酸水平达标后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至少3个月;
?有痛风石者,血尿酸达标后仍需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6个月;
秋水仙碱使用注意事项:
肾功能不全时剂量要调整,GFR低于30ml/min者禁用;
与他汀类降脂药合用将增加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肌溶解机会;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NSAIDS)
常用NSAIDS类药物及其副作用:
常用镇痛药物
治疗痛风剂量
不良事件及禁忌
吲哚美辛
50mg/tid
消化性溃疡,胃灼热,水肿,高钾血症,高钠血症
双氯芬酸
mg/tid
消化性溃疡,皮肤及附属器官变态反应等
塞来昔布
mg/tid
眩晕,腹痛,轻微,磺胺过敏慎用。
布洛芬
mg/tid
消化道安全性,水肿等
依托考昔
mg/qd
轻微,老年人长期应用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f/102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