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多人谈激素色变,激素的副作用很多,比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骨质疏松、白内障、胃出血等,因此很多人认为“激素猛于虎”,能不用就不用。值得注意的是激素的这些副作用都是长期使用所致。痛风急性期,若需要使用激素时,在风湿科医师指导下短期使用,一般而言对我们的身体是影响不大的,所以大可不必杞人忧天。
2)激素并不是痛风急性期抗炎止痛的常规武器,而是作为终极武器使用,就像原子弹一样。那么什么样的痛风患者需要使用激素呢?一般而言,当非甾体抗炎药或秋水仙碱无效或不能耐受时,或是严重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或是晚期、已经出现机体功能损害比如肾功能受损,这类患者短期使用激素是可以的。
2误区2:关于秋水仙碱的用法1)目前认为痛风急性期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有效副作用更小(国内外痛风诊治指南推荐急性期使用秋水仙碱0.5mg,每日3次),过去吃到拉肚子的中毒剂量的用法犹如“饮鸩止渴”,已被淘汰。
2)非急性期需要用秋水仙碱吗?大部分人的观念是不需要的。痛风缓解期的首要任务是降尿酸治疗没错,但痛风缓解期是需要同时使用秋水仙碱预防性抗炎。所谓的预防性抗炎,就是在服用降尿酸药物的同时,每天吃0.5mg的秋水仙碱。因为,服用降尿酸药物以后,血尿酸水平骤降,容易诱发痛风的急性发作,加用小剂量的秋水仙碱,不但可以减少痛风的急性发作,还可以减少尿酸的反复波动,更有利于持续平稳降尿酸达标。
3误区3:迷信“痛风灵”等假药痛风急性发作往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治疗痛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患者会急乱投医而上当受骗,迷信一种叫“痛风灵”的假药,痛风患者中十有八九都吃过。在网上输入“痛风灵”三个字,一下就跳出了接近50万个相关结果,有的号称港产百分之百正品,有号称纯名贵中草药制造,然而“痛风灵”国家食药监局没有批准生产或进口所谓的"痛风灵",换这句话说“痛风灵”就是名副其实的假药。国家专业药检结果发现,这些所谓的名贵中草药成分,却包含了:地塞米松、双氯芬酸钠等消炎止痛药、激素等,所以“痛风灵”会有效,但代价是惨痛且不可逆转的。
4误区4:痛则治不痛不治临床上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好了伤疤忘了痛”的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时会积极配合治疗,但在缓解期的时候立马停药,早把医生交代的医嘱忘到“九霄云外”,继续海吃海喝。殊不知痛风治疗除了急性发作期治疗,痛风防治的关键在于慢性维持期治疗,只有把血尿酸控制达标了,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痛风性关节炎的再次发作及防治由高尿酸血症导致的相关疾病。若只是“痛治、不痛不治”完全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控制尿酸水平,以后的痛风发作将会越来越频繁,由此带来的远期危害往往十分严重,如关节畸形、尿酸性肾病、脑卒中、心肌梗塞等,所以治疗痛风是个长期的工程,任重而道远。
5误区5:降尿酸过程中痛风发作1)存在这样一种常见现象:患者吃完降尿酸药后反而痛风发作,此时很多患者会认为是降尿酸药“惹的祸”,便“气愤”地把降尿酸药给停了,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后果是痛风继续长期发作。
2降尿酸治疗过程痛风复发或加重,这是降尿酸药有效的反应。痛风患者使用降尿酸药之后尿酸降的很快,患者体内的尿酸盐结晶会溶解成尿酸盐颗粒,如同“雪人溶化”。尿酸盐结晶上掉下来的尿酸盐颗粒沉积到身体别的关节上,产生疼痛,这也正是药物起效的一个过程。这时我们应该做的则是联合使用秋水仙碱或抗炎止痛等药物预防痛风复发。缓解疼痛的同时平稳降低尿酸,如果能使血尿酸水平维持umol/L(存在明显痛风石的患者建议控制血尿酸水平维持umol/L),体内沉积的痛风石才能逐步溶解消失,就不再发作了,从而达到治愈痛风的可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jpu.com/zcmbyy/101149.html